[世界末日] 世界末日永恒魅力 中國人對末日論無感
想像世界的終結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特殊
對於受眾而言,相信預言被研究者認為是天生模式化思維的結果。“我們天生就會從一個復雜的數據中編織出一個簡單的故事——把可怕的事情當做文明結束的先兆。”我們都願意相信自己生活在一個非凡的年代,甚至可能是人類歷史長河中關鍵的時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Christenfeld說道:“認為這個時刻非常重要,對於好的,壞的,對於最終人類的結束都是重要的。而這是人類根本的,局限性的視野的一部分”。想像世界的終結讓我們覺得自己很特殊
認知失調:花大價錢買的葡萄一定是甜的
美國《時代》周刊最近的文章分析稱,通過頗具分量的證據可知,假如世界並未終結,這個末日論的大多數信眾也不會喪失他們的虔誠信仰。事實上,末日論的落空只會增強信眾的堅定信念。按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我們為某個觀點付出的越多,就越不可能在反證面前拋棄它。換言之,如果我們花大價錢買了一串葡萄,我們會覺得它很甜;但如果有人搶先買走了,我們就會認為葡萄應該是酸的。
與認知失調的理論相關的著名案例是,1954年9月美國一個末日教派向信徒宣稱上帝的旨意:1955年12月25日洪水將摧毀世界,而飛碟會來拯救他們。預言破產後,那些變賣家產、損失慘重、認知失調的信徒不僅沒有幡然醒悟,反倒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接受了一個新的預言:他們的奉獻和虔誠感天動地,使得上帝改變了計劃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