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理財] 銀行理財不保本了 以後還能買嗎?
理財產品只有大額存單和儲蓄式國債,但是前者門檻較高,而後者額度太少,都難以替代規模高達20多萬億元的銀行理財市場。而受眾很多的余額寶,近期的年化收益率已經低於一年期存款利率。
2016年以來,我國的CPI指數一直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這也就意味著,過去4年多時間裡,民眾如果將錢存在銀行,財產一直處於縮水狀態。以當前中國經濟的形勢來看,進一步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將一直生活在負利率時代。
在過去幾年,民眾還可以通過銀行理財來抵御通脹對資產的吞噬,但是隨著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甚至連本金都可能虧損,老百姓還能靠什麼和通脹賽跑呢?當靠自己主動理財已經無法跑贏通脹,那就只能祈禱在貨幣放水的時代,通脹的腳步能夠盡量放慢一些。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但是拋開這塊雞肋,老百姓其實也沒有更好的選擇。當前收益相對較高的無風險2016年以來,我國的CPI指數一直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這也就意味著,過去4年多時間裡,民眾如果將錢存在銀行,財產一直處於縮水狀態。以當前中國經濟的形勢來看,進一步降息仍是大概率事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將一直生活在負利率時代。
在過去幾年,民眾還可以通過銀行理財來抵御通脹對資產的吞噬,但是隨著未來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甚至連本金都可能虧損,老百姓還能靠什麼和通脹賽跑呢?當靠自己主動理財已經無法跑贏通脹,那就只能祈禱在貨幣放水的時代,通脹的腳步能夠盡量放慢一些。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