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5月人民幣大跌2.57%一度跌破7.11

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5月大幅貶值,下跌超過2.5%。
5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跌破7.10關口,隨後一度跌破7.11關口,16時30分收於7.1065,較上一交易日跌164個基點。
整個5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6.9240一路下跌至7.0821,下跌1581點,跌幅達到2.28%;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則從6.9284下跌至月末的7.1065,累計走低2.57%。
為何5月接連跌破7.0和7.1關口
離岸、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5月17日先後跌破“7”關口,為2023年首次,隨後在月末又雙雙跌破7.10關口。
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CFXC)2023年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幣匯率跌破“7”關口後召開,會議在談及人民幣匯率波動原因時指出,近期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高利率、高通脹、高債務並存,貨幣政策緊縮效應顯現,美歐銀行業風險事件不斷,推升了市場避險情緒,對美元匯率短期偏強形成支撐,人民幣匯率近日雙向波動態勢明顯。
對於美元指數的走高,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利差邏輯仍然是支撐美元上行的主要原因,受強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和美聯儲官員的鷹派發言帶動,市場開始接受美聯儲“更高更久”的預期,我們認為市場也進一步計入美聯儲在7月份的進一步加息的預期。短期和長期美債收益率進一步上行,並拉大了美債與非美國家同期限債券的利差。
方正證券指出,本輪人民幣匯率貶值,主要受國內經濟邊際走弱拖累。該機構在研報中指出,匯率是兩國貨幣的相對價格,兩國經濟基本面相對強弱變化,是影響匯率走勢的基本驅動因素。由於國內經濟環比走弱,這導致人民幣匯率階段性貶值。同時,美元階段性走強和中美利差倒掛加深也對人民幣匯率施加貶值壓力。
後續美元、人民幣如何走
興業研究在最新研報中預測認為,加息預期作為推升美元指數的核心因素短線已經高度定價。目前市場預期年內還有25bp加息。除非美聯儲給出更明確鷹派信號(例如點陣圖中樞上調)或美國經濟數據顯著強於預期,市場進一步激進定價加息的動機並不充分。預計6月美聯儲表達觀望態度的可能性較大,加息可能性較小,議息會議後美元可能利多出盡。
“季節性購匯影響下,人民幣仍有一定修復空間,關注‘維穩’信號對於節奏的影響。美元兌人民幣結匯方向建議提高鎖匯比例,歐元、日元購匯方向可部分鎖定。”興業研究指出。
開源證券指出,短期人民幣匯率或在中美利差收窄預期的疊加影響下仍有貶值壓力。歷史上來看,人民幣匯率加速貶值期間,因資金面掣肘疊加對國內基本面擔憂或導致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考慮到目前市場主線淡化、輪動加快、賺錢效應減弱及成交量萎縮,預計短期A股或將面臨階段性調整壓力,直到基本面復蘇程度有實質性提升。
對於市場關注的政策工具使用,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無論是近期政策表態,還是根據其宏觀匯率模型測算的逆周期因子影子變量(若波動較大,表示逆周期因子有所動用的概率可能較高),都顯示當下政策或無明顯的引導和調控意圖,央行的政策調控工具箱儲備充足,當下匯率走勢主要是市場因素帶來的行情波動。
人民幣匯率跌破7.1,原因是什麼?專家解讀
自5月17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關口後,人民幣繼續走弱。5月31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跌破“7.1”關口。其中,美元/在岸人民幣匯率盤中出現7.1149高點。近半個月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多數時間維持在“7”上方,這是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再次破“7”。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5月以來,海外避險情緒推升美元指數回彈,在國內經濟修復較弱、居民購匯需求集中釋放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壓力。
常冉表示,美聯儲政策兩難以及銀行業風險發酵,給美元指數帶來不確定性,應高度關注美元波動可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階段性沖擊。看全年人民幣匯率預計平穩中可能有所升值。
專家:應高度關注美元波動
可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階段性沖擊
5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盤桓於“7”的上方。5月31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跌破“7.1”關口。其中,美元/在岸人民幣匯率盤中出現7.1149高點。
同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近期整體走勢來看,常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元指數的反彈走強是造成人民幣匯率承壓的關鍵外部因素,而美元指數走強的主因則是債務危機避險情緒的支撐和貨幣政策轉向預期的減弱。
常冉進一步分析,外匯供求關系往往是人民幣匯率階段性波動的重要市場因素。付匯購匯率與收匯結匯率之差由去年12月的4.4%擴張至3月的11.7%。1-4月,付匯購匯率分別錄得59%、59.5%、59.4%、63.2%,遠高於去年月均54%的水平,尤其4月的購匯率63.2%為2021年以來最高。4月以來,國內經濟運行階段性弱於預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力度降低。
從全球各貨幣走勢觀察,常冉指出,雖然人民幣對美元階段性貶值較大,但在全球主要貨幣范圍內,人民幣幣值表現相對穩健。5月,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貶值約2.2%,但其貶值幅度小於歐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約2.7%)和日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約3.2%)。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人民幣匯率指數、SDR人民幣匯率指數的波動均保持相對穩定,月內僅小幅下降了0.80%、0.67%、0.73%。

展望下半年,常冉認為,國內經濟增長將明顯回升,國際收支仍將保持順差,人民幣跨境結算持續推進,都將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支撐作用,貨幣當局適時引入匯率管理工具將有助於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不過,常冉也指出,“美聯儲政策兩難以及銀行業風險發酵,給美元指數帶來不確定性,應高度關注美元波動可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階段性沖擊。看全年人民幣匯率預計平穩中可能有所升值。”
人民銀行、外匯局:
必要時對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
5月1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曾表示,未來我國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依然牢固。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經濟基本面對外匯市場的支撐作用增強。此外,隨著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度放緩,有關外溢影響將逐步減弱,同時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韌性顯著增強,市場成熟度以及市場主體理性程度不斷提升,能夠更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5月18日下午,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CFXC)2023年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近期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高利率、高通脹、高債務並存,貨幣政策緊縮效應顯現,美歐銀行業風險事件不斷,推升了市場避險情緒,對美元匯率短期偏強形成支撐,人民幣匯率近日雙向波動態勢明顯。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大盤、國際收支大盤、外匯儲備大盤穩固,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對匯率的預期總體平穩,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同時,我國外匯市場廣度和深度日益拓展,擁有自主平衡的能力,人民幣匯率也有糾偏力量和機制,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會議還強調,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外匯局將加強監督管理和監測分析,強化預期引導,必要時對順周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遏制投機炒作。自律機制成員單位要自覺維護外匯市場的基本穩定,堅決抑制匯率大起大落。積極落實自律規范,研究加強美元存款業務等自律管理,提升對企業的匯率避險服務水平,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