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5月人民幣大跌2.57%一度跌破7.11

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5月以來,海外避險情緒推升美元指數回彈,在國內經濟修復較弱、居民購匯需求集中釋放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出現貶值壓力。
常冉表示,美聯儲政策兩難以及銀行業風險發酵,給美元指數帶來不確定性,應高度關注美元波動可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階段性沖擊。看全年人民幣匯率預計平穩中可能有所升值。
專家:應高度關注美元波動
可能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階段性沖擊
5月中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盤桓於“7”的上方。5月31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跌破“7.1”關口。其中,美元/在岸人民幣匯率盤中出現7.1149高點。
同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5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制造業景氣水平小幅回落。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近期整體走勢來看,常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元指數的反彈走強是造成人民幣匯率承壓的關鍵外部因素,而美元指數走強的主因則是債務危機避險情緒的支撐和貨幣政策轉向預期的減弱。
常冉進一步分析,外匯供求關系往往是人民幣匯率階段性波動的重要市場因素。付匯購匯率與收匯結匯率之差由去年12月的4.4%擴張至3月的11.7%。1-4月,付匯購匯率分別錄得59%、59.5%、59.4%、63.2%,遠高於去年月均54%的水平,尤其4月的購匯率63.2%為2021年以來最高。4月以來,國內經濟運行階段性弱於預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力度降低。
從全球各貨幣走勢觀察,常冉指出,雖然人民幣對美元階段性貶值較大,但在全球主要貨幣范圍內,人民幣幣值表現相對穩健。5月,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貶值約2.2%,但其貶值幅度小於歐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約2.7%)和日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約3.2%)。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人民幣匯率指數、SDR人民幣匯率指數的波動均保持相對穩定,月內僅小幅下降了0.80%、0.67%、0.73%。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