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中國央行重磅出手人民幣暴漲800點

人民幣今日發飆了!
今天下午5點30分左右,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漲幅繼續擴大,均升破7.17,日內分別漲超800個基點、500個基點。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亦出現殺跌,不過相對於人民幣的漲幅,美元指數的跌幅並不算大。
從消息面上來看,首先,據路透報道,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持續發展,同時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崛起,使人民幣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其次,據人民銀行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沙特中央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500億元人民幣/260億沙特裡亞爾,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這兩大利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民幣走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人民幣走強並不是因為單個突發事件,而是有一連串的利好作為鋪墊。這些利好包括:監管針對人民幣匯率不斷發聲穩定匯率預期,逆周期政策持續出台,持續化解金融風險,中美等地緣局勢緩解,美元見頂回落,季節性結匯時點的到來,以及人民幣中間價持續維持在低位等等。這些利好集體發力,才有人民幣的大好局面。那麼,人民幣後市如何走?對二級市場的助力又會有多大呢?
氣勢如虹
11月20日,對於人民幣來說是一個“大日子”。這天,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均大漲,其中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盤中一度觸及7.17關口,日內上漲近800個基點,創近三個半月新高;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升破7.17關口,最大漲幅一度近600個基點。


從今天的消息面來看,有兩條消息非常值得關注:
一是據海外網今日消息,路透社報道稱,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持續發展,同時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崛起,使人民幣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
據報道,國際金融機構正通過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熊貓債券”和“點心債券”籌集人民幣資金。加拿大國民銀行10月通過發行三年期“熊貓債券”籌集10億元人民幣(約合1.386億美元)。
報道表示,中國人民銀行一直鼓勵國內銀行向國際企業發放貸款,並鼓勵人民幣在境外更廣泛使用。同時,“熊貓債券正穩步推進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國際資金清算系統(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在9月份的全球支付份額中獲得創紀錄漲幅,其份額從年初的3.9%升至5.8%,首次超過歐元所占份額。
二是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經國務院批准,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沙特中央銀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500億元人民幣/260億沙特裡亞爾,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沙建立雙邊本幣互換安排,將有助於加強兩國金融合作,擴大中沙間本幣使用,促進雙方貿易和投資便利化。
這兩個消息放出來之後,人民幣出現了明顯的漲幅。從歷史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出口型企業,航空運輸、房地產、資源類企業皆受益。如果本幣出現趨勢性升值則會引動權益市場的系統性行情。但從周一的股市行情來看,外資淨流入並不明顯,市場漲幅也不算大。顯然,股市並未充分反應這一利好。
七大利好集體發力
其實,這一次人民幣升值並不是由單一救市力量發動,而是由市場合力驅動,形成這一合力的背後有可見的七大利好。
一、平安證券認為,自6月下旬以來,政策當局針對人民幣匯率不斷發聲穩定匯率預期,也相繼采取了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上調、提高離岸人民幣資金成本以及中間價與上一日收盤價大幅偏離,這有助於降低市場的順周期性,穩定匯率預期。
二、逆周期調節政策持續出台,三季度經濟數據更出現了積極回暖的信號,無論是出口增速還是國內的消費投資都出現邊際回升。此外,特別國債的發行提升了市場對2024年中國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想象空間。
三、金融風險得以持續化解。2023年10月底,首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11月7日,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與住建部聯合召集數家房企座談,了解行業資金狀況和企業融資需求。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近期房地產金融、信貸投放、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化解等重點工作。
四、以中美為主的地緣局勢出現緩和跡象。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中美元首會晤。而在此之前,美國國務卿、財長、商務部長,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以及加州州長等重要政治人物訪華,其中還有比爾·蓋茨、馬斯克、庫克等商業大佬到訪中國。這些會晤和接觸都表明,中美關系已經出現改善的跡象。
五、美元指數見頂回落。隨著美國物價指數回落,美聯儲加息預期反轉,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都開始回落,這對於全球非美貨幣而言,無疑是最重要的變量。全球流動性的拐點可能已經到來。
六、臨近年底,結匯高峰正在到來。今年以來,企業結匯意願較低,銀行代客結售匯規模明顯低於往年。不少券商認為,隨著企業年底集中結匯需求趨旺,非常有助於提振人民幣匯率。
七、從對匯率的技術引導來看,近兩個月時間,人民幣中間價持續基本上都要比離岸人民幣匯率高100個基點以上。從歷史來看,人民幣中間價持續高企,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走向有較強的指引性。
後市怎麼走?
那麼,人民幣匯率後市怎麼走?對權益市場的助力究竟會有多大呢?
平安證券認為,人民幣匯率仍將受到內外部因素共同影響,其中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元指數的變化,內部因素包括國內經濟動能修復、國際收支以及穩增長政策預期。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最大階段已經過去,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正在逐步積累,年內人民幣匯率還有小幅升值空間,短期可能在7.15-7.35之間震蕩。
對於美元指數而言,可能保持區間震蕩走勢,震蕩中樞將會有所下移。美元指數的走勢仍將受到經濟通脹數據和美聯儲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目前海外交易進入數據驅動模式,在經濟數據沒有明顯轉弱之前,美聯儲希望利率保持在限制性水平。當美國金融條件由於美元升值、美債利率飆升導致過緊時,美聯儲可能會釋放鴿派信號;同樣,如果市場過早交易降息預期,導致美國金融條件寬松時,美聯儲會釋放鷹派信號,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美元指數很難趨勢上行或者趨勢下行。不過,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美元指數將會震蕩趨弱。
國內經濟內生增長動能預期的改善一波三折,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也使得市場對今年年底與明年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更為樂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風險化解給予高度重視,監管當局對房地產風險和地方政府債務陸續表態出台化解政策,民營開發商集體違約甚至破產倒閉的可能性顯著下降。隨著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市場對明年的經濟增長將會有更明確的預期。
那麼,對於權益市場的助力究竟又會有多大?事實上,今天港股的反應要比A股大,外資的淨流入也並未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快速放量。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可能還要觀察後續人民幣走向,若持續升值,肯定會給股市帶來增量資金;另一方面,資金的屬性並不一樣,亦有股票和債市的投向區分。目前,發債仍在持續,而且接近年底,各部門都需要資金,因此資金市場利率處於相對高位。另外,由於房地產問題並未完全解決,整個宏觀經濟走向的預期並不是太明朗,所以長線配置部分的資金進場可能仍需要時間。待年底兩大重磅會議召開之後,明年的各項計劃明確,配置資金可能會陸續進場做多。因此,跨年行情,甚至春季攻勢仍可期待。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