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半月滬指再破3000點 因啥
滬指再次跌破3000點。砸破了3000點的巨大殺傷力來自何方?一是穆迪將其對中國信用評級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二是美眾院通過了關閉駐我國香港經貿辦的提案。三是美國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關於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新規定重新發酵。第53次跌破3000點,其實整數心理關口沒什麼大不了。不畏懼跌破3000點,通過釋放股市內在的下跌動能來換取投資機會,這是弱市的基本規律。
一、12月5日滬深300大跌1.9%,時隔一個半月滬指再破3000點。

12月5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早盤滬指走弱失守3000點,隨後圍繞該點位震蕩拉鋸;深成指、創業板則持續下行;午後券商股異動,帶領市場短暫反彈,但無法持續,尾盤三大指數跌幅集體接近2%。
截至收盤,滬指報2972.3點,跌1.67%;深成指報9470.36點,跌1.97%;創業板指報1871.1點,跌1.98%。滬深300收3394.55點,跌1.9%
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8224.9億元,比前一交易日縮小了3.4%。北向資金實際淨賣出75.21億元,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4.2倍。滬深兩市超4600只個股下跌,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7成。
總結來看,周二的大盤不僅砸破了3000點整數心理關口,還呈現出外資加速賣出,8成股票翻綠的單邊弱市狀態。
二、砸破3000點的巨大殺傷力來自何方?
一個半月前,滬A跌破3000點,其後管理部門釋放了一系列強預期,護股市的措施。雖然因為基本面太弱,再多的措施也未能催生哪怕中級反彈行情。但在政策的呵護下,一個多月來,滬A一直在3000-3100點之間窄幅箱型整理。
那麼,是什麼力量在12月5日將滬A砸破3000點整數心理關口呢?
一是周二穆迪將其對中國信用評級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這個消息對中國投資者的心理沖擊不言而喻,應該是周二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穆迪給出的理由是與“結構性和持續較低的中期經濟增長”以及房地產行業持續陷入困境有關的風險。穆迪在報告中表示,這一變化反映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局將向資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對中國的財政、經濟和制度實力構成廣泛的下行風險”。
也許有不少投資者對此並不服氣,認為在前景惡化之際,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努力解決眾多經濟問題。財政部官網掛出的該部有關負責同志就穆迪評級公司下調我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有關問題接受的記者采訪說:“我們感到失望。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在全球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動能減弱的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還有激動的網友認為這是穆迪對中國的抹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3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12月5日滬深300大跌1.9%,時隔一個半月,一、12月5日滬深300大跌1.9%,時隔一個半月滬指再破3000點。

12月5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早盤滬指走弱失守3000點,隨後圍繞該點位震蕩拉鋸;深成指、創業板則持續下行;午後券商股異動,帶領市場短暫反彈,但無法持續,尾盤三大指數跌幅集體接近2%。
截至收盤,滬指報2972.3點,跌1.67%;深成指報9470.36點,跌1.97%;創業板指報1871.1點,跌1.98%。滬深300收3394.55點,跌1.9%
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8224.9億元,比前一交易日縮小了3.4%。北向資金實際淨賣出75.21億元,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4.2倍。滬深兩市超4600只個股下跌,比前一交易日增加了7成。
總結來看,周二的大盤不僅砸破了3000點整數心理關口,還呈現出外資加速賣出,8成股票翻綠的單邊弱市狀態。
二、砸破3000點的巨大殺傷力來自何方?
一個半月前,滬A跌破3000點,其後管理部門釋放了一系列強預期,護股市的措施。雖然因為基本面太弱,再多的措施也未能催生哪怕中級反彈行情。但在政策的呵護下,一個多月來,滬A一直在3000-3100點之間窄幅箱型整理。
那麼,是什麼力量在12月5日將滬A砸破3000點整數心理關口呢?
一是周二穆迪將其對中國信用評級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這個消息對中國投資者的心理沖擊不言而喻,應該是周二A股大跌的主要原因。
穆迪給出的理由是與“結構性和持續較低的中期經濟增長”以及房地產行業持續陷入困境有關的風險。穆迪在報告中表示,這一變化反映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局將向資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對中國的財政、經濟和制度實力構成廣泛的下行風險”。
也許有不少投資者對此並不服氣,認為在前景惡化之際,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努力解決眾多經濟問題。財政部官網掛出的該部有關負責同志就穆迪評級公司下調我主權信用評級展望有關問題接受的記者采訪說:“我們感到失望。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在全球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動能減弱的背景下,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還有激動的網友認為這是穆迪對中國的抹黑。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