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先后给中美差评 背后什么门道

(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国债钟”)
对于穆迪等机构的评级,美国也是不认可的,拜登政府甚至猛烈抨击了这些评级机构,而且评级的结果,也变成了美国国会内讧的工具。

(穆迪对美国的报告结论引发华盛顿不满)
平心而论,穆迪等机构的评级,确实存在很大的“水分”,主要是这些评级机构往往不会从全局出发去考虑,而是逮住某几个因素,然后就会直接进行“判定”。然而这些评级机构的判定结果,有时候和现实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说是错得离谱。而且,外界还对这些评级机构存在质疑,因为无法保证评级机构的客观公正,不排除评级机构会“拿钱办事”,按照特定“客户”的要求去给出评级结论。

(资料图:美元)
评级结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投资借贷、国际声望等,但评级结果如果错得离谱,那就说明不了什么。鉴于穆迪们在历史上就有过多次搞错情况的事例发生,所以动辄就来的“差评”,并没有什么意思。尤其是穆迪刚得罪完美国,又来给中国“差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门道”,也是值得观察的。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