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先後給中美差評 背後什麼門道

(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國債鍾”)
對於穆迪等機構的評級,美國也是不認可的,拜登政府甚至猛烈抨擊了這些評級機構,而且評級的結果,也變成了美國國會內訌的工具。

(穆迪對美國的報告結論引發華盛頓不滿)
平心而論,穆迪等機構的評級,確實存在很大的“水分”,主要是這些評級機構往往不會從全局出發去考慮,而是逮住某幾個因素,然後就會直接進行“判定”。然而這些評級機構的判定結果,有時候和現實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可以說是錯得離譜。而且,外界還對這些評級機構存在質疑,因為無法保證評級機構的客觀公正,不排除評級機構會“拿錢辦事”,按照特定“客戶”的要求去給出評級結論。

(資料圖:美元)
評級結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投資借貸、國際聲望等,但評級結果如果錯得離譜,那就說明不了什麼。鑒於穆迪們在歷史上就有過多次搞錯情況的事例發生,所以動輒就來的“差評”,並沒有什麼意思。尤其是穆迪剛得罪完美國,又來給中國“差評”,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門道”,也是值得觀察的。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