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美股"七雄" 這種漲勢能維持多久?
投資者正孤注一擲,押注於幾顆子彈來命中目標。
標普500指數正處於牛市之中,推動因素是美國和歐洲通脹回落,以及人們普遍認為利率將從明年初開始下調。
然而,漲勢集中在頭部股票,“牛市”的成色已大不如前。如果剔除蘋果公司(Apple)、微軟(Microsoft)、Alphabet、亞馬遜(Amazon.com)、英偉達(Nvidia)、特斯拉(Tesla)和Meta Platforms這些被分析師稱為“七雄”的高增長科技股,標普500指數今年的漲幅將只有9%,而非19%。該指數中約有44%的成分股今年下跌。
這給越來越多地使用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帶來了難題。如今,購買標普500指數基金意味著將30%的資金投資於僅七只股票。從歷史上看,以過去十年的年末平均值計算,頭部七只股票的權重占該基准指數的21%。
這不僅違背分散投資的原則,也意味著投資者的最重要持倉估值偏高。這七只股票近來公布的利潤情況強勁,但平均預期市盈率仍達到32倍,而該大盤指數為19倍。這與2019年的估值情況相似,當時美國經通脹調整後回報率低於1%。目前的回報率高於2%。
此外,這一表現也與中小盤股反差巨大,中小盤股市盈率分別為14倍和13倍,處於極低水平。最近的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這通常是買入小盤股和歐洲股票的信號。
美國股市是否正在轉向?過去一周裡,估值偏低或價值型股票大幅上漲,而七雄則表現不佳。但回顧10月底,也就是本輪上漲開始之時,價值股一度表現平平。如果說即將出現大規模的股票輪動,那美國市場並未提供有力的線索。

股市最近的漲勢進一步強化了“七雄”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地位。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BY ALEXANDRA CITRIN-SAFADI/WSJ

學術研究不斷發現,小盤股具有“規模溢價”,換言之,長期看這些股票往往能在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提供額外回報。該理論認為,市場會低估那些知名度較低、較少受到經紀商關注的公司的價值。在過去的十年裡,這並沒有阻止此類股遠遠跑輸大盤,同時標普500指數頭部股票的集中度變得越來越高。

不過,Logan Emery和Joren Koeter最近發表的一篇工作論文證實了“規模溢價”在歷史上存在過,並發現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規模溢價也會不斷擴大。Emery表示,這一證據表明,如今儲戶應該開始分散投資。
不過,這篇文章還發現了一個削弱“規模溢價”效應的制衡力量:投資者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越來越受少數幾家公司的起落影響,會讓他們調低對這些公司的估值,反而為這些股票表現出眾提供了條件。到目前為止,這個因素的影響似乎不及上述小盤股效應,但這並不意味著永遠如此。
這項研究還表明,當市場市值如此大的集中在這七只股票上,而獲得回報的是一些個股投資時,分散投資小盤股的好處可能會大打折扣。由OpenAI的ChatGPT引發的AI熱潮可能就帶來了這樣的回報,在這股AI熱潮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idia)收入已經飆升至一年前的三倍。
但是,對巨大個股效應的依賴是一把雙刃劍。誰將是AI熱潮的最大贏家還是個未知數。而支撐“七雄”估值的其他一些大趨勢,如Meta的元宇宙或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顯示出的前景則不是那麼樂觀。
在估值不利於這些股市巨頭的情況下,投資者們最終將賭注押在了少數幾項巨大的、不可預測的技術發展上。在《豪勇七蛟龍》這部影片的結尾,只有三名槍手幸存了下來。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正如20世紀60年代的英文同名西部片一樣,所謂的“七雄”(Magnificent Seven)股票勢如破竹。這也意味著標普500指數正處於牛市之中,推動因素是美國和歐洲通脹回落,以及人們普遍認為利率將從明年初開始下調。
然而,漲勢集中在頭部股票,“牛市”的成色已大不如前。如果剔除蘋果公司(Apple)、微軟(Microsoft)、Alphabet、亞馬遜(Amazon.com)、英偉達(Nvidia)、特斯拉(Tesla)和Meta Platforms這些被分析師稱為“七雄”的高增長科技股,標普500指數今年的漲幅將只有9%,而非19%。該指數中約有44%的成分股今年下跌。
這給越來越多地使用指數基金的投資者帶來了難題。如今,購買標普500指數基金意味著將30%的資金投資於僅七只股票。從歷史上看,以過去十年的年末平均值計算,頭部七只股票的權重占該基准指數的21%。
這不僅違背分散投資的原則,也意味著投資者的最重要持倉估值偏高。這七只股票近來公布的利潤情況強勁,但平均預期市盈率仍達到32倍,而該大盤指數為19倍。這與2019年的估值情況相似,當時美國經通脹調整後回報率低於1%。目前的回報率高於2%。
此外,這一表現也與中小盤股反差巨大,中小盤股市盈率分別為14倍和13倍,處於極低水平。最近的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這通常是買入小盤股和歐洲股票的信號。
美國股市是否正在轉向?過去一周裡,估值偏低或價值型股票大幅上漲,而七雄則表現不佳。但回顧10月底,也就是本輪上漲開始之時,價值股一度表現平平。如果說即將出現大規模的股票輪動,那美國市場並未提供有力的線索。

股市最近的漲勢進一步強化了“七雄”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地位。圖片來源:ILLUSTRATION BY ALEXANDRA CITRIN-SAFADI/WSJ

學術研究不斷發現,小盤股具有“規模溢價”,換言之,長期看這些股票往往能在不增加風險的情況下提供額外回報。該理論認為,市場會低估那些知名度較低、較少受到經紀商關注的公司的價值。在過去的十年裡,這並沒有阻止此類股遠遠跑輸大盤,同時標普500指數頭部股票的集中度變得越來越高。

不過,Logan Emery和Joren Koeter最近發表的一篇工作論文證實了“規模溢價”在歷史上存在過,並發現隨著市場集中度的提高,規模溢價也會不斷擴大。Emery表示,這一證據表明,如今儲戶應該開始分散投資。
不過,這篇文章還發現了一個削弱“規模溢價”效應的制衡力量:投資者擔心自己的投資組合越來越受少數幾家公司的起落影響,會讓他們調低對這些公司的估值,反而為這些股票表現出眾提供了條件。到目前為止,這個因素的影響似乎不及上述小盤股效應,但這並不意味著永遠如此。
這項研究還表明,當市場市值如此大的集中在這七只股票上,而獲得回報的是一些個股投資時,分散投資小盤股的好處可能會大打折扣。由OpenAI的ChatGPT引發的AI熱潮可能就帶來了這樣的回報,在這股AI熱潮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vidia)收入已經飆升至一年前的三倍。
但是,對巨大個股效應的依賴是一把雙刃劍。誰將是AI熱潮的最大贏家還是個未知數。而支撐“七雄”估值的其他一些大趨勢,如Meta的元宇宙或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顯示出的前景則不是那麼樂觀。
在估值不利於這些股市巨頭的情況下,投資者們最終將賭注押在了少數幾項巨大的、不可預測的技術發展上。在《豪勇七蛟龍》這部影片的結尾,只有三名槍手幸存了下來。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