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套公寓 大溫華裔兩姐妹鬧翻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信譽問題

法官在審理此案中發現,爭端雙方提供的證詞“令人難以置信,在某些方面甚至很奇怪”。

法官的判決中寫道:“很明顯,雙方相互信任,但未能正確或根本沒有記錄兩人的財務交易。”


“她們經常進行現金交易,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記錄。她們都沒有在納稅申報表上准確報告自己的收入。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使得辨別此事真相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

盡管如此,法官得出的結論是,在沒有獨立證據或同期文件的情況下,B某的說法通常更可靠。

法官指,從購買完成到 2016 年 11 月發生爭吵,B某和她的丈夫確實對1206的公寓進行了維護工作,並產生了與該工作相關的費用。根據判決,這種行為以及2010 年完成日期不久後B某向A某支付的款項,為B某對事件的描述提供了可信度。

B某聲稱擁有的單位和A某擁有的另一套單位在購買完成後不久就掛牌出售,也符合事實。

判決書中寫道:“A某對 2010 年 6 月購買完成後立即將 1206 單元投放市場的解釋(即讓B某滿足她對其價值的好奇心)簡直是荒謬。”


最後的裁決

鑒於被告也承認公寓存在信托,米爾曼法官在判決書中寫道:“A某並不否認她對 1206 單元進行了托管。雙方只是在信托的受益人是 B某還是C某 (A某的兒子)這一問題上存在分歧。“


法官認為B某所述的事件版本的原因更可信,認為B某已經履行了她的責任,表明A某一直為B某而不是兒子托管 1206 單元。

最後,法官同意了B某的要求,即聲明她的姐姐為B某托管該財產,並下令將所有權轉讓給她。

法官還駁回A某對B某的反訴,認為A某在2015年轉移給B某的160,889.09元不是貸款,而是A某轉移姐妹倆父母托管的資金。根據判決,父母指導了轉賬,並指示B某代表他們投資這筆錢,她照做了。

REF:

https://bc.ctvnews.ca/b-c-court-rules-on-real-estate-disp...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4-10-05 15:40
    Money can make bad relationships even though they are siblings.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