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情报] 网友:不努力赚钱温村独立屋还是梦
大温地区房价的涨跌一直一来都是我们网友热议的话题,今天就来看看一位资深网友的分析贴...不愧为谈笑风生的长者啊!
原文如下:
九月份的报告出来了,大部分城市的独立屋量(成交量)价(benchmark)齐跌,而且不少城市的月跌幅在1%以上。很多空军是欢欣鼓舞,觉得自己梦想中的独立屋离自己更近了。可是我从报告中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些人不努力赚钱,计划中的独立屋还将是别人的囊中物。
众所周知,自从歧视歪果仁的税收政策出台后,大温区域的外国买家大幅度的减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没身份的中国买家都撤了。
既然抢offer的时候动辄加价十几万的歪果仁少了,那么就是有大家拿身份的买家就唱主角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独立屋市场,加价抢offer的很少了。而对有身份的刚需来说,不管是本拿比,还是二埠&三联,benchmark price为代表的独立屋都太贵了(最便宜的高港都要近89万了),买不起,所以benchmark price下跌。

那么基准价格多少钱的独立屋(也就是没硬伤的独立屋),刚需们买的起,也愿意买呢?告诉你们---80万以内。
请看8月和9月份的报告,你会发现匹特草原和枫树岭这两个地方连续逆势飘红,特别是9月份这个让多军感觉到冬天寒意的时刻,这两个城市分别录得1%和1.2%的涨幅。而这两个城市的独立屋的基准价格在72-80万范围。
回头再看看9月份本拿比和高贵林的联排的benchmark price(都是50多万),我们惊喜的发现,涨势喜人(北本和南本超过4%)。
通过数据,梳理一下,就能发现,其实本地刚需对80万以上的独立屋接盘能力不足,实在想过把瘾的,他们选择去枫树岭板块。而那些不想生活在太远地方的刚需来说,50多万的联排也是他们的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那些非温哥华的公寓卖到50多万,刚需们选择用脚投票...因为同样的板块,多个几万块就能买联排了,所以9月份本拿比公寓的基准价格(50万左右)下跌明显。
想在本拿比,二埠,三联区域用不超过80万的价格买没有硬伤的独立屋?现实是,本地刚需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因为刚需们愿意用80万买匹特草原的独立屋,用50多万买本拿比和高贵林的联排,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目标区域无硬伤的独立屋,是不可能低于80万的!
原论坛链接: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wtopic/t=742828/start=0/lang=schinese.html
----------------
网友:雪崩不是一下子崩的,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点点雪的移动。。
网友:销量跌了,房价也会跌,但是跌了没买房的人就更不会买了。买涨不买跌,房市一向都是这样,本来房价一路高歌猛进,说不定咬咬牙就上了。反正不买还涨。这一看跌了,必须等啊!等多久就很难说了。反正利率不涨,除非离婚分家产,看不出为什么要低价求售。
网友:不管房价涨跌,都会有人因为这种或者那种原因买房,这就是刚需。房产下跌,无非就是投资客少点而已。为什么我说买家不说卖家呢?因为房价是由买家决定的,卖家有随便开价的权利,但成不成交,还要看买家的意愿。
如果刚需不减少(也就是人口继续增加),又有能力接盘(增加的人口不是真正低收入的群体),房价就不会大跌。外国人跑了,购买力削弱,房价涨不动,还略微下跌,投资回报小了,导致投资客也少了,这一连串反映肯定会引起成交量的减少。因此能跌多少,当然是本地刚需说了算。
网友:政府出手这下跌周期才刚开始哟,年底或明年春夏再看看。
网友:房价跌不伤心,房价跌了很多我还是买不起才伤心好吧
网友:用不着看那么多分析预测,就问问你们自己,同样的房子,你觉得买下来合适还是租着住合适。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已经有 4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加西网综合)原文如下:
九月份的报告出来了,大部分城市的独立屋量(成交量)价(benchmark)齐跌,而且不少城市的月跌幅在1%以上。很多空军是欢欣鼓舞,觉得自己梦想中的独立屋离自己更近了。可是我从报告中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些人不努力赚钱,计划中的独立屋还将是别人的囊中物。
众所周知,自从歧视歪果仁的税收政策出台后,大温区域的外国买家大幅度的减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没身份的中国买家都撤了。
既然抢offer的时候动辄加价十几万的歪果仁少了,那么就是有大家拿身份的买家就唱主角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独立屋市场,加价抢offer的很少了。而对有身份的刚需来说,不管是本拿比,还是二埠&三联,benchmark price为代表的独立屋都太贵了(最便宜的高港都要近89万了),买不起,所以benchmark price下跌。

那么基准价格多少钱的独立屋(也就是没硬伤的独立屋),刚需们买的起,也愿意买呢?告诉你们---80万以内。
请看8月和9月份的报告,你会发现匹特草原和枫树岭这两个地方连续逆势飘红,特别是9月份这个让多军感觉到冬天寒意的时刻,这两个城市分别录得1%和1.2%的涨幅。而这两个城市的独立屋的基准价格在72-80万范围。
回头再看看9月份本拿比和高贵林的联排的benchmark price(都是50多万),我们惊喜的发现,涨势喜人(北本和南本超过4%)。
通过数据,梳理一下,就能发现,其实本地刚需对80万以上的独立屋接盘能力不足,实在想过把瘾的,他们选择去枫树岭板块。而那些不想生活在太远地方的刚需来说,50多万的联排也是他们的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那些非温哥华的公寓卖到50多万,刚需们选择用脚投票...因为同样的板块,多个几万块就能买联排了,所以9月份本拿比公寓的基准价格(50万左右)下跌明显。
想在本拿比,二埠,三联区域用不超过80万的价格买没有硬伤的独立屋?现实是,本地刚需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因为刚需们愿意用80万买匹特草原的独立屋,用50多万买本拿比和高贵林的联排,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目标区域无硬伤的独立屋,是不可能低于80万的!
原论坛链接: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wtopic/t=742828/start=0/lang=schinese.html
----------------
网友:雪崩不是一下子崩的,开始的时候就是一点点雪的移动。。
网友:销量跌了,房价也会跌,但是跌了没买房的人就更不会买了。买涨不买跌,房市一向都是这样,本来房价一路高歌猛进,说不定咬咬牙就上了。反正不买还涨。这一看跌了,必须等啊!等多久就很难说了。反正利率不涨,除非离婚分家产,看不出为什么要低价求售。
网友:不管房价涨跌,都会有人因为这种或者那种原因买房,这就是刚需。房产下跌,无非就是投资客少点而已。为什么我说买家不说卖家呢?因为房价是由买家决定的,卖家有随便开价的权利,但成不成交,还要看买家的意愿。
如果刚需不减少(也就是人口继续增加),又有能力接盘(增加的人口不是真正低收入的群体),房价就不会大跌。外国人跑了,购买力削弱,房价涨不动,还略微下跌,投资回报小了,导致投资客也少了,这一连串反映肯定会引起成交量的减少。因此能跌多少,当然是本地刚需说了算。
网友:政府出手这下跌周期才刚开始哟,年底或明年春夏再看看。
网友:房价跌不伤心,房价跌了很多我还是买不起才伤心好吧
网友:用不着看那么多分析预测,就问问你们自己,同样的房子,你觉得买下来合适还是租着住合适。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