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故事 移民加拿大七年全回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印度移民为例,他们比华人更加抱团,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团结,温哥华的农业、建筑行业、建材行业、运输业、家电零售行业几乎都被他们垄断,类似的情况在各个族裔之间都有发生。

如果你看过《美国种族简史》,美国的早期移民意大利裔、爱尔兰裔、希腊裔、犹太裔、印度裔、甚至是朝鲜裔移民,都是报团取暖、互相帮衬,熟悉并占领了一个行业后,整个族裔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早年间一个朝鲜裔家庭刚来美国时往往非常拮据,但整个城市的朝鲜裔移民会凑钱帮这个家庭开一个水果摊,等这个家庭扎根后再去帮助其他新来的家庭。久而久之,朝鲜移民占领了整个城市的水果摊行业。

我们不知道加拿大未来会不会变成美国的样子,但至少现在,加拿大也经历着这个神奇的种族共存、融合的时期。


那我个人来说,我根本没必要硬着头皮去融入西人社区,或者是印度人社区、菲律宾人社区,我有自己强大的民族社区,何必舍近求远呢?自己的种族都融入不了,又要怎么去融入整个社会?而且我们这种一代移民,骨子里的文化根深蒂固,根本无法改变。

有人说海外华人圈子就是互相坑,互相骗,但我还真没遇到过。可能是我的性格使然,本来就不是长袖能武,不喜欢加入任何组织和社团。再加上生活简单,身边的好朋友虽然不多,但都是最知心和了解的人。不管我高兴、难过、成功、失败、需要帮助时,都能找来一帮死党。


邻居方大哥家包包子了,我们一家三口穿着拖鞋就去蹭饭,我一口气干掉7个;金爸的岳父钓鱼大丰收,炸好了给我们送来一盆;大牛的烤串是一绝,夏日无数个傍晚都是在他家度过;席爸的牛排天下无敌,重要的节日都要在他家庆祝;宝宝的父亲是特级数学教师,经常给王中王指导数学;郭大哥是建房专家,我家只要有活随叫随到,任劳任怨;老夏酒量最好,我有烦恼时他随时陪我以酒浇愁;西瓜是化学博士,没事就配点纯天然雪花膏给我们送来;果果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谁家有事都会把孩子送去他家;还有好多没提到的好朋友好兄弟,都给了我们极大的温暖。这还不算大王的闺蜜,我们在教会主内的牧师师母、弟兄姊妹,孩子学校的家长圈子,我工作上的业务伙伴.....

所以可能是因为我的社交圈太有限,或者是我运气太好,乌七八糟的事情都还没遇到过,我也享受在这样简单安全的华人小圈子中。可以说,移民四年我交到的朋友比之前在北京还要多,正是这些朋友们让我有了家的归属感。


所以你要问我是否融入了加拿大?回答是:我这一辈子都没可能去做什么议员,创立公司飞黄腾达,或者有事没事办个游艇大party,成为所谓的主流精英。但作为一个平凡的小镇居民,我早已经把这里当成是家。这里有我的小小事业,我可以实现我的小小价值,每天我可以发现自己的小小确幸,我的小小朋友圈也总会给我带来温暖......

文章开头说过,我曾经最怕看到自己的未来。可能是年纪大了,四十不惑,现在的我反而想在这里安静的看着孩子长大、安静的变老。

最后,此文包括我的之前所有文章并非旨在鼓励大家移民,加拿大有好也有坏,移民也并非适合每一个家庭。这篇文章我写了好久,它对于我的更大的意义是回顾这七年来所走过的路,回顾这七年来的感悟,权当是一种纪念吧。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456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