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外媒记者谈中国报道:“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媒”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世界新闻自由日,外媒记者谈中国报道:“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媒” https://t.co/rp8cB6p7cf—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May 3, 2024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谈,没人拦着你。那时候报道中国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几个星期之后被彻底压制。”

中国报道的“黄金时代”


2024年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31周年到来之际,67岁的英国记者亚德里安·布朗(Adrian Brown)这样追忆起他1989年5月3日第一次前往北京报道中国的经历。布朗告诉美国之音:“和现在的媒体环境相比,我们那个时候简直是黄金年代。”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月3日设立为“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亦称“世界新闻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新闻自由重要性的认识。

布朗后来报道了当年震惊世界的中国学生运动和“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来的三十年间,布朗为数家英国澳大利亚媒体驻北京和香港分社工作,最后担任半岛电视台驻京记者,直至2019年离开中国

布朗回忆说,报道中国的另一个相对自由的“黄金年代”是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时候。他说:“那时候的中国确实敞开了大门,而且门开得很广,感觉中国不光经济上开放,甚至政治上也在开放。那是中国的高光时刻,整个世界都在关注。那时候担任驻华记者也是个特别令人兴奋的工作。你可以到处走动和探索,甚至包括西藏。”

布朗说,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的时候,也令他激动。“我天真的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虽然我没觉得中国能变成一个彻底的民主国家,但还是能感觉到很多地方都在朝正确的方向开放。甚至到了2012年习近平上台的时候,我还想,哇,来了个新的年轻领导人,中国正在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外媒记者的“自我审查”

但是,与布朗想象的不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实施了严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控政策。习近平自己也不接受任何外国媒体的采访。


布朗用“开倒车”来形容越来越困难的工作环境。外出采访时,被当地政府的外事办公室和警察盘问、盯梢,甚至阻挠成了家常便饭。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外,中国的所有其他城市都对当地酒店、宾馆设立规定,一旦有外国媒体记者入住(酒店会查看记者护照是否印有记者签证),必须立刻报告公安局。

作为记者,他还面临一个问题:报道往往会对受访者产生“负面影响”,迫使他不得不开始“自我审查”。

布朗说,在一次采访中,一位因为豆腐渣工程失去孩子的母亲愤怒的告诉布朗“我恨共产党”。采访结束后,布朗犹豫了很久,要不要采用这位母亲的发言,因为他担心这会给她带来麻烦。最后,他还是决定为了她的安全,不在报道中提及这位母亲。


“我在工作中开始了‘自我审查’,”布朗说。“我在英国德国或者美国,都不会有这种自我审查,因为在那些国家,批评政府很正常。但是中国不是。哪怕被采访人自己说不在乎后果,我都还是会思虑再三。这是在中国做记者面临的一大困境。”

布朗说,在中国工作的最后几年里,也就是习近平的第二任期开始之后,被采访人在答应受访之后突然变卦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有受访人在采访结束之后要求删除采访内容。“这也是我最终离开的原因之一。后来在香港采访也变得越来越难,几乎没人愿意接受媒体采访。随着国安法的通过,大家都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所以干脆不说话。”他说。

布朗认为,当下的中国,新闻自由显然正在遭受更大的威胁。他说:“比方说我们做个经济报道,现在有个财政部门的政府官员私下里跟记者说,中国的GDP其实是1%而不是官方所说的4%。那这个官员完全可能会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被捕。”

“悲哀的是,对于很多依然想在实地报道中国的外国记者来说,中国政府直接把门关了。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国媒体。外国记者见证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已经过去,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他们的使命完成了。”他说。

外媒在中国“苟延残喘”

2024年4月,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发布了2023年年度调查。调查发现,81%的受访者表示报道条件“有所改善”,但几乎所有记者都表示,许多关键问题依然存在,包括难以获得长期签证,导致外国新闻机构人手不足;记者在执行任务时受到警察或其他官员的阻挠,在新疆和边境地区进行报道时受到高强度骚扰;几乎所有外媒的中方雇员都经历了警方的“喝茶”待遇,等等。截至2023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媒体已经四年没有常驻中国记者。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