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官方认证没假唱!五月天赢了,但其实也输了(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简单来讲,“E6”是极高的音调,男性歌手几乎很难唱到这么高。在一段龚琳娜高音演示视频里,铁肺的她也只能唱到两个E6。可见,难度之高。


有网友怀疑:“如果他不是笔误,就是欠缺乐理知识。”很快,如同“半开麦”“垫音”等词汇一样,网络上又掀起了一轮对于“E6”的科普潮。

这句话,也炸出了一波此前沉默的乐评人。知名音乐博主耳帝称:“十拍E6,得是房山季鸟猴才唱得上去吧……”(“房山季鸟猴”是当时网络一个热梗,指吵架很厉害的人,有嘲讽之意。)


过去曾多次批评五月天假唱、旅居海外的“知名乐评人”梁欢,也在社交媒体发声,他说:“亲爱的五迷老师,许久未见……五月天确实假唱了,你我都知道阿信唱不了那么好,但之于我们的情谊,五月天一点都不重要。”此处的“五迷老师”,是对于五月天忠实粉丝的称谓,或许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而曾以《丁香花》在20年前爆红的歌手、济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唐磊也发布视频,他认为,从个人舞台经验判断,网上出现的五月天上海演唱会视频片段如果为真,确实假唱了。

不过,也有五月天歌迷认为,“每次唱这足10拍E6的高音”这句话,中间有一个“这”字,阿信只是表示说“努力去唱这个10拍E6”,而非指自己能唱;还有粉丝认为,男声的E6音调,天然就比女性低,所以实际上肯定没有女性E6那么高;也有五月天的工作人员辩护称,是阿信的记谱方式不同导致理解有差异。

但不管如何辩护,质疑愈演愈烈,未来,即便官方结果是真唱,对于五月天的伤害已经形成。

时至今日,“10拍E6”已经成为了阿信的“黑点”。就在而今《歌手2024》热播之际,仅有那英能够对抗外国歌手的形势下,有网友“不怀好意”地建议——“应该请那位声称唱足10拍E6高音的歌手来嘛”。当然,这是揶揄,下面通常都会补一句话:只是,他们敢来吗?

所以,整体而言,五月天的危机公关是彻底失效的,出现了不少问题:

1,反应不够快,应该在第一时间对质疑进行防堵;2,整体显得漫不经心,或者说并没有放在心上;3,在风口浪尖之际,阿信措辞出现问题,让风波再度产生外溢效应。




-并非首次-

对于五月天假唱的大规模质疑,并非首次,上一回,是在17年前。

2007年5月,五月天在厦门举办内地第一场“离开地球表面”演唱会,就有媒体报道存在“对口型”的假唱疑云。


当时,一家网络媒体罗列了三个理由,来证明五月天“假唱”:

第一个,是他们没有出汗;第二个,口型和歌词不一致,第三个,歌迷呼声和音响播放不一样,可能是播放了录音带。

与现在一样,同样在网络上掀起热议,质疑的内容,似乎也如出一辙。

这则报道刊发后,主唱阿信说,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对这个消息很无奈,其实真唱假唱自有公断,不需要什么解释,“很委屈,自己绝对是真唱!”

而相信音乐的工作人员称,“整个演唱会五月天全部是真唱,而且几个队员汗流浃背用去成堆的汗巾纸,而且现场还准备了很多饮料给他们解渴,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说他们没有流汗。”

而至于口型不对,工作人员解释,“是因为大屏幕的调试有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大屏幕的延迟并不能证明什么,现场所有人都能证明他们真唱。”

那次质疑,五月天一方反应迅速,又没有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发酵,很快,也就烟消云散。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18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