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你以为他们是在救楼市?其实他们只是在救房贷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句话,估计大伙儿都听腻歪了吧?

但是,在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这句话竟然成了房地产界的"至理名言"!


你别不信,最近国家可是下了血本儿,砸钱3000亿买房,就为了给楼市"输血"!

可是,仔细一琢磨,他们真的是在救楼市吗?

我看未必,说白了,他们是在救房贷!

1

来看看最近的大动作:首付比例直接从30%降到15%,85%的房款都可以贷!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老百姓得背更重的债啊!本来呢,3成首付就已经够呛了,现在直接降到1.5成,那不就等于逼着大伙儿加杠杆吗?这不是给楼市"输血",这分明是给银行"输血"啊!你想啊,房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首付降了,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上车"了。可是,这些人真的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吗?万一哪天失业了、收入少了,还得起房贷吗?到时候,银行的坏账率飙升,谁来买单?还不是老百姓?


看看那3000亿的国家队资金,说是收购存量房,其实就是变相的"接盘侠"。开发商卖不动的房子,让国家来兜底,这不就是变相的"救市"吗?可是,这钱从哪儿来?还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说白了,这就是拿老百姓的钱,去填开发商的窟窿! 开发商囤积居奇、坐地起价,把房价炒到离谱的高度,现在卖不动了,就让国家来"接盘"。这不是赤裸裸的"国进民退"吗?这些房子,本来就是开发商的责任,凭什么让全国人民来"埋单"?



2


更要命的是,这波操作下来,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出现"双轨制":一个是国家收购的保障房,一个是开发商的商品房。保障房肯定要比商品房便宜,那开发商还怎么卖得动?到时候,是不是又得靠国家来"兜底"?这不是把楼市越"救"越乱吗?你想啊,保障房和商品房本来就是两个概念,现在硬是要混在一起,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保障房的定位是面向低收入群体的,而商品房是面向市场的。如果国家大规模收购商品房来当保障房,那岂不是本末倒置?而且,这样一来,保障房的门槛势必会提高,那真正需要保障的群体,又该何去何从?

说到底,楼市的问题根子还是在供需失衡上。现在库存这么高,还非得想方设法地去化,这不是本末倒置吗?与其想着怎么"救市",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稳市"。控制供给,优化结构,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而不是成为投机的工具,这才是楼市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你看,这些年,多少人把房子当成了"摇钱树",买了一套又一套,结果呢?房价虚高,租金飞涨,普通人想要安居乐业,简直比登天还难!这种畸形的市场,早就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3

国家队的3000亿,看似在"救市",实则是在"救债"。这钱要是真花在刀刃上,比如完善租赁市场,发展保障性住房,那才是真正惠及民生的举措。现在这样,只怕是又给楼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治标不治本啊!你想,那么多烂尾楼,那么多空置房,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开发商盲目扩张、恶性竞争?现在,国家不去规范市场秩序,反而要给这些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兜底",这不是败坏市场规则吗?长此以往,房地产行业还怎么健康发展?

千万别被表象所迷惑,房地产市场的问题,绝不是简单的"输血"就能解决的。供需失衡、结构失衡、金融风险,这才是楼市面临的真正难题。 想要破局,还得从根子上治,从体制上改。否则,再多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说到底,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一味地"救市",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让市场失衡进一步恶化。只有让市场在zf的宏观调控下,有序地实现"去库存",才能真正实现楼市的软着陆。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5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51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