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雪崩、冰瀑 夏尔巴人在喜马拉雅用生命谋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除了经济上的不平衡,夏尔巴人在登山史上的地位也常常被淡忘。1953年,埃德蒙·希拉里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在世人眼中他排在第一,一起登山的丹增·诺盖总被排在第二。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附近的丹增-希拉里机场是唯一的例外。


为纪录而战

2023年春天,挪威职业登山运动员克里斯汀·哈里拉开始了打破世界14座最高峰最快登顶纪录的尝试。当时的世界纪录是六个月零六天。再往前的纪录是八年。


哈里拉在赞助下进行了为期92天的喜马拉雅山冲刺探险活动,活动口号是“她移动了高山”。要想取得成功,她需要夏尔巴人的引导,尤其是“喇嘛”。

第一座山是希夏邦马山,也就是半年后“喇嘛”丧生的地方。麻烦很早就出现了,首先是在手续方面。中国拒绝了她团队中11名夏尔巴人中六人的签证。“喇嘛”又拖又锤,又拉又扛,承担了那空缺的六人的工作。哈里拉说,他速度快,效率高,在稀薄的空气中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动作。

“‘喇嘛’做了所有的工作,”她说。“如果没有‘喇嘛’,没有人能登顶。”

到“喇嘛”去世之前,他已经取得了登上了37座世界最高山峰的成就。一有时间,他就会回到瓦隆的家,那是尼泊尔东北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坐落在一个高海拔的山谷里,下面是大麦和谷田,毛茸茸的牦牛在田间吃草,弓着背抵御寒冷。“喇嘛”和兄弟们从小放牧牲畜。用破旧的袜子打结当足球踢。

“喇嘛”有三个兄弟在襁褓中就夭折了,这在喜马拉雅山麓地区很常见。作为家中第二小的孩子,“喇嘛”被送去当地的寺院,指望那里能多养活一张嘴。他在那里得到了“喇嘛”这个名字,那是对藏传佛教僧侣的称呼。

当时,成为职业登山者的夏尔巴人大多来自尼泊尔东北部的另一个地区。但在本世纪初,来自瓦隆的明马·夏尔巴成为第一个登上世界14座最高山峰的南亚人。(大多数夏尔巴人都姓夏尔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亲戚。)

明马和他的三个兄弟最终创办了七峰探险公司,目前该公司组织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珠峰探险活动。明马的大部分向导都是从瓦隆雇来的。


当村里开始兴起登山热潮时,“喇嘛”的大哥已经太老了。但其他四兄弟加入了七峰探险公司,把公司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瓦隆兄弟会。“喇嘛”已经放弃出家并结婚,大约在十年前加入登山行业。他一开始负责搬运和绳索固定,后来晋升为向导。

“我们吃同样的食物,喝同样的茶,但这家兄弟,他们特别强壮,”“喇嘛”在瓦隆的朋友拉克帕说。“‘喇嘛’是最强的。”

2019年,“喇嘛”和他的三个兄弟登上了世界第三高的康城章嘉峰,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山顶上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兄弟们都微笑着,大家都穿着鲜艳的登山服,空气中洋溢着他们的喜悦。

像“喇嘛”这样打破纪录,意味着收入大幅增加。一次普通登顶的收入不到4000美元;一座8000米高的山可以得到7500美元的报酬。由于他14次登顶的成就,“喇嘛”每次登顶的收入约为9700美元,这是夏尔巴人能拿到的最高收入之一。尽管如此,这还是远远低于外国顶级登山者通过代言所能筹集到的资金,而且夏尔巴人的工作更危险。


尽管瓦隆当地人跻身登山运动的顶级行列,但从事这一行业的夏尔巴人的总数却在下降。一些最成功的人也和大批尼泊尔人一样,在离开这个受腐败和贫困困扰的国家,移居海外。几乎没有哪个向导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父业。

遇难向导的家属现在有权获得约11250美元的保险赔付,远高于之前提供的几百美元。但“喇嘛”的遗孀白玛·杨吉·夏尔巴仍然担心,这可能不足以让她的儿子们远离害死他们父亲和叔叔的那种工作。

“我希望我的儿子们离开尼泊尔,去一个他们能有更好未来的国家留学,”她说。“我不喜欢山。”

一次注定不幸的登山

起初是白色的雪,蓝色的冰和黑色的岩石。顷刻间,重力在风和最微小扰动的刺激下,将冰冻的物质转化为致命的力量。雪崩如雷鸣般响起,然后铺天盖地而来。

西藏的希夏邦马峰被认为是14座山峰中最容易的一座。尽管如此,仍有近十分之一的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死亡。10月7日,“喇嘛”正在指导拉祖齐洛,她是两名尝试登山的美国人之一。走在他们前面的是安娜·古图和她的向导明马·夏尔巴。由于未来的天气情况不明朗,其他登山者撤退了。两个美国人和两个夏尔巴人坚持留下来。这两名女子只剩下这座山,就有机会打破美国的登顶14座山峰纪录。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