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雪崩、冰瀑 夏爾巴人在喜馬拉雅用生命謀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除了經濟上的不平衡,夏爾巴人在登山史上的地位也常常被淡忘。1953年,埃德蒙·希拉裡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在世人眼中他排在第一,一起登山的丹增·諾蓋總被排在第二。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附近的丹增-希拉裡機場是唯一的例外。


為紀錄而戰

2023年春天,挪威職業登山運動員克裡斯汀·哈裡拉開始了打破世界14座最高峰最快登頂紀錄的嘗試。當時的世界紀錄是六個月零六天。再往前的紀錄是八年。


哈裡拉在贊助下進行了為期92天的喜馬拉雅山沖刺探險活動,活動口號是“她移動了高山”。要想取得成功,她需要夏爾巴人的引導,尤其是“喇嘛”。

第一座山是希夏邦馬山,也就是半年後“喇嘛”喪生的地方。麻煩很早就出現了,首先是在手續方面。中國拒絕了她團隊中11名夏爾巴人中六人的簽證。“喇嘛”又拖又錘,又拉又扛,承擔了那空缺的六人的工作。哈裡拉說,他速度快,效率高,在稀薄的空氣中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動作。

“‘喇嘛’做了所有的工作,”她說。“如果沒有‘喇嘛’,沒有人能登頂。”

到“喇嘛”去世之前,他已經取得了登上了37座世界最高山峰的成就。一有時間,他就會回到瓦隆的家,那是尼泊爾東北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坐落在一個高海拔的山谷裡,下面是大麥和谷田,毛茸茸的犛牛在田間吃草,弓著背抵御寒冷。“喇嘛”和兄弟們從小放牧牲畜。用破舊的襪子打結當足球踢。

“喇嘛”有三個兄弟在襁褓中就夭折了,這在喜馬拉雅山麓地區很常見。作為家中第二小的孩子,“喇嘛”被送去當地的寺院,指望那裡能多養活一張嘴。他在那裡得到了“喇嘛”這個名字,那是對藏傳佛教僧侶的稱呼。

當時,成為職業登山者的夏爾巴人大多來自尼泊爾東北部的另一個地區。但在本世紀初,來自瓦隆的明馬·夏爾巴成為第一個登上世界14座最高山峰的南亞人。(大多數夏爾巴人都姓夏爾巴,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親戚。)

明馬和他的三個兄弟最終創辦了七峰探險公司,目前該公司組織了大約三分之一的珠峰探險活動。明馬的大部分向導都是從瓦隆雇來的。


當村裡開始興起登山熱潮時,“喇嘛”的大哥已經太老了。但其他四兄弟加入了七峰探險公司,把公司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瓦隆兄弟會。“喇嘛”已經放棄出家並結婚,大約在十年前加入登山行業。他一開始負責搬運和繩索固定,後來晉升為向導。

“我們吃同樣的食物,喝同樣的茶,但這家兄弟,他們特別強壯,”“喇嘛”在瓦隆的朋友拉克帕說。“‘喇嘛’是最強的。”

2019年,“喇嘛”和他的三個兄弟登上了世界第三高的康城章嘉峰,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山頂上拍攝的一張照片中,兄弟們都微笑著,大家都穿著鮮艷的登山服,空氣中洋溢著他們的喜悅。

像“喇嘛”這樣打破紀錄,意味著收入大幅增加。一次普通登頂的收入不到4000美元;一座8000米高的山可以得到7500美元的報酬。由於他14次登頂的成就,“喇嘛”每次登頂的收入約為9700美元,這是夏爾巴人能拿到的最高收入之一。盡管如此,這還是遠遠低於外國頂級登山者通過代言所能籌集到的資金,而且夏爾巴人的工作更危險。


盡管瓦隆當地人躋身登山運動的頂級行列,但從事這一行業的夏爾巴人的總數卻在下降。一些最成功的人也和大批尼泊爾人一樣,在離開這個受腐敗和貧困困擾的國家,移居海外。幾乎沒有哪個向導希望自己的孩子繼承父業。

遇難向導的家屬現在有權獲得約11250美元的保險賠付,遠高於之前提供的幾百美元。但“喇嘛”的遺孀白瑪·楊吉·夏爾巴仍然擔心,這可能不足以讓她的兒子們遠離害死他們父親和叔叔的那種工作。

“我希望我的兒子們離開尼泊爾,去一個他們能有更好未來的國家留學,”她說。“我不喜歡山。”

一次注定不幸的登山

起初是白色的雪,藍色的冰和黑色的岩石。頃刻間,重力在風和最微小擾動的刺激下,將冰凍的物質轉化為致命的力量。雪崩如雷鳴般響起,然後鋪天蓋地而來。

西藏的希夏邦馬峰被認為是14座山峰中最容易的一座。盡管如此,仍有近十分之一的登山者在攀登過程中死亡。10月7日,“喇嘛”正在指導拉祖齊洛,她是兩名嘗試登山的美國人之一。走在他們前面的是安娜·古圖和她的向導明馬·夏爾巴。由於未來的天氣情況不明朗,其他登山者撤退了。兩個美國人和兩個夏爾巴人堅持留下來。這兩名女子只剩下這座山,就有機會打破美國的登頂14座山峰紀錄。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3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