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萬眾矚目,烏軍迎來今年最關鍵一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


2024年6月17日,俄烏戰爭進入第845天。

先來看看戰場上的情況。


根據最新消息,整個前線的烏克蘭部隊都收到了越來越多的彈藥,“不僅炮兵旅開始收到炮彈,而且常規機械化旅也收到了炮彈,短缺的情況正在改善”。

但戰爭研究所的分析認為,西方的軍事援助逐漸到位,的確緩解了烏克蘭的火炮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羅斯的火炮優勢,不過數量仍然有限,尚未對前線局勢產生實質性影響。

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歐洲人的軍工,其炮彈生產十分之拉跨,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也就湊齊了區區30多萬發,要不是捷克找到貨源,接下來烏軍的炮彈可能仍會出現匱乏的狀況。

有人認為這是歐洲制造業空心化的結果,但我以為不然。

仗都打了兩年多了,真要有心搞,產能早就上來了,之所以到現在還是這個樣子,說到底還是因為此前歐洲猶猶豫豫,總是寄希望於某人知難而退,沒有做好長期戰斗的准備。現在英法德意等歐洲國家都與烏克蘭簽署了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應該已經是丟掉幻想了。



哈爾科夫前線,沃夫昌斯克工業區的情況保持不變,被包圍的俄軍增援被切斷,無法撤退。

六天前,他們曾設法打通了一條狹窄道路,但烏軍猛攻後重新奪回。俄軍總參謀部正試圖通過無人機,像二戰時德國空軍在斯大林格勒那樣建立空中走廊。



但包圍圈中的俄軍明顯有些頂不住了,在烏軍航空兵和炮兵的猛烈打擊下繼續有人走出來投降,具體人數不詳。



克裡米納前線,烏克蘭國民警衛隊第 12 特種部隊旅“阿佐夫”和第 1 作戰旅“布裡維”在謝列布良斯基森林成功實施了進攻行動。





根據“DEEPSTATE”的報告,這次聯合行動在戰線上推進了 1 公裡,是除巴赫穆特南翼的K村被收復之外,過去幾天烏軍最大的戰果。

順便說一下,一個星期前美國宣布對第 12 特種部隊旅解禁,允許他們使用美制武器,後者就在僵持許久的謝列布良斯基森林打出了成功的反擊戰,不得不說美帝還真是有點東西。



比洛霍裡夫卡(Bilohorivka)前線,經過數月的苦戰,該市以南的白堊采石場高地終告失守。此外,俄羅斯人也已完全占領了比洛霍裡夫卡市區。

從現在起,塞弗爾斯克(Siversk)之戰開始了。

塞弗爾斯克是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洛維揚斯克的第一道防線,在過去多年的戰爭被烏軍建成了堡壘,擁有大規模的防御工事。與此同時,塞弗爾斯克還是是整個頓涅茨克前線的重要物流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俄軍目前現在正在通過比洛霍裡夫卡以北的高地(綠色虛線區)向塞弗爾斯克的逼近,這是烏軍防御的關鍵區域。這一高地失守,將使頓涅茨河以北的塞弗爾斯克森林失去防御能力,並讓俄軍打開通往萊曼的大門。

今年以來最關鍵的一戰來了。



烏總參公布的昨日戰果。





再來看看其它消息。


2

俄羅斯著名的第一山地突擊營鳥槍換炮了——丟掉了裝甲車,換上賽裡斯的高爾夫球車和電動摩托車。



6月16日,基輔“驕傲游行”重啟,士兵、退伍軍人和外交官聚集在一起,呼吁在戰爭期間團結一致。

這是自俄羅斯烏克蘭發動戰爭以來的第一次。



新型烏克蘭海上無人機Stalker 5.0在敖德薩舉行的2024年黑海安全論壇上亮相 。其特性如下:

長5米,寬1.2; 攻擊范圍600公裡; 戰斗單元質量150公斤; 配備星鏈並擁有視頻通訊通道; 最高速度75公裡/小時。



烏克蘭偷冰箱的俄羅斯士兵。






瑞士和平峰會結束,80個國家和4個歐盟機構簽署了烏克蘭聯合公報。

聯合公報中最重要的一點:承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等於是80個國家集體向某人的停火條件(要求烏克蘭放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說不。

就像烏克蘭議會主席所說,烏克蘭需要的是全面、公正和可持續的和平,而:

用領土換取和平就是吞並。

用主權換取和平就是投降。

用人民換取和平就是奴役。

用不結盟地位換取和平就是自殺。

用凍結沖突換取和平就是將這場戰爭轉移到我們子孫後代的肩上。

所以,請記住,烏克蘭人並不是在為西方、為了美國而戰,他們是為了國家的領土、主權和人民的自由而戰,也是為了子孫後代和長久的和平而戰,他們的犧牲配得上所有人的尊重。

最後上兩張照片。

昨天是父親節,一位犧牲的烏軍戰士的妻子帶著一歲的女兒來和爸爸一起吃早餐 。她說:

“我們給你送來了早餐。今天是我們女兒的(一歲)生日,這是她第一次和爸爸一起吃早餐。 ……我的痛苦難以用言語表達,我的心都碎了”。



老照片)一位父親,緊緊握住被俄軍導彈炸死的兒子的手,不願意松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有多少父親失去了孩子?又有多少孩子沒有了父親的?

願全面、公正和可持續的和平,早一天到來。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