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东亚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走向不婚不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种压抑甚至窒息感,并不仅仅存在于东亚家庭,也广泛存在于东亚社会的每个领域。




比如韩国人考公,一方面有传统因素,更多则是基于现实。为了考公,韩国人甚至会在狭窄的考试院房间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几乎处于疯狂状态。经历过从小的各种补习班、疯狂般的考公之后,韩国年轻人怎么可能会选择生孩子重复自己的路呢?

对于女性来说,面对的困境更为明显。很多人说起当下的女性地位,都会仅仅从金钱方面考量,认为女性“占了便宜”,尤其是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这个说法当然有部分事实作为依据,但一来因人而异、因具体事件而异,并非普遍现象,二来仅仅停留于物质层面,所以存在偏颇(连家暴婚姻都要面对离婚冷静期的社会,将视线完全集中于“钱”的层面,是一种很糟糕的思维)。他们显然忽视了东亚社会的各种隐性歧视和隐性付出。比如“丧偶式育儿”,一个因为“丧偶式育儿”而选择离婚的女性,并不可能是受益者,即使在财产分割层面得到一些所谓补偿,但对于人生来说,金钱不是唯一,精神层面的压力和遗憾或许是终生的。在这些压力面前选择不结婚,其实是一种女性的自保行为。

很多逻辑不清的人,会将不婚不育指斥为自私。但实际上,正是“不结婚不生孩子,人生就残缺不全”“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鸡不下蛋”“传宗接代是人生必须”之类的陈腐观念,才逼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远离婚姻。因为对婚姻的观念固化,导致了人生价值感的缺失,为了找寻自我价值,就只能放弃婚姻婚姻与自我价值原本并不冲突,是陈腐的东亚文化导致了冲突。正是对这种冲突的反抗,使得更多东亚女性直接跨过“晚婚”,直接走向不婚不育。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