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東亞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走向不婚不育?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種壓抑甚至窒息感,並不僅僅存在於東亞家庭,也廣泛存在於東亞社會的每個領域。




比如韓國人考公,一方面有傳統因素,更多則是基於現實。為了考公,韓國人甚至會在狹窄的考試院房間裡一住就是好幾年,幾乎處於瘋狂狀態。經歷過從小的各種補習班、瘋狂般的考公之後,韓國年輕人怎麼可能會選擇生孩子重復自己的路呢?

對於女性來說,面對的困境更為明顯。很多人說起當下的女性地位,都會僅僅從金錢方面考量,認為女性“占了便宜”,尤其是離婚時的財產分割。這個說法當然有部分事實作為依據,但一來因人而異、因具體事件而異,並非普遍現象,二來僅僅停留於物質層面,所以存在偏頗(連家暴婚姻都要面對離婚冷靜期的社會,將視線完全集中於“錢”的層面,是一種很糟糕的思維)。他們顯然忽視了東亞社會的各種隱性歧視和隱性付出。比如“喪偶式育兒”,一個因為“喪偶式育兒”而選擇離婚的女性,並不可能是受益者,即使在財產分割層面得到一些所謂補償,但對於人生來說,金錢不是唯一,精神層面的壓力和遺憾或許是終生的。在這些壓力面前選擇不結婚,其實是一種女性的自保行為。

很多邏輯不清的人,會將不婚不育指斥為自私。但實際上,正是“不結婚不生孩子,人生就殘缺不全”“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雞不下蛋”“傳宗接代是人生必須”之類的陳腐觀念,才逼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遠離婚姻。因為對婚姻的觀念固化,導致了人生價值感的缺失,為了找尋自我價值,就只能放棄婚姻婚姻與自我價值原本並不沖突,是陳腐的東亞文化導致了沖突。正是對這種沖突的反抗,使得更多東亞女性直接跨過“晚婚”,直接走向不婚不育。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