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為逃離中國 三十多歲女性選擇"大齡留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社交媒體網站小紅書上,“大齡留學”是個熱門話題,相關標簽的閱讀量超過5600萬次。特別是有不少三十歲左右或以上的中國女性選擇出國留學,成為中國人“潤學”的一部分。


大齡留學泛指三十歲左右,畢業工作幾年後再進行留學的人,他們大多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的或已成家。

《南華早報》6月24日報道,2023年8月,來自上海的柯女士(Claudia Ke)在法國葡萄酒產區勃艮已經五個月了,35歲的柯女生曾在北京時尚雜志《Vogue》工作,然後在上海梅西百貨工作,最後嘗試建立自己的咨詢公司。


2022年,柯女士經歷了上海地獄般的封城。她所在社區封鎖了兩個多月,直到當年6月22日才結束。

當時上海變成一座鬼城,由於政府根據住房單元而不是入住率分配食物,意味著一個五口之家獲得的食物數量與一個一口之家相同,許多居民不得不從微信群中的鄰居那批量購買,或在線購物獲得食物。

但對於那些不太懂技術的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很難通過網購獲得食物。被困居民在微信群和社交媒體上抗議有限的食物供應,而政府無人機則要任何走到陽台上表達不滿的人都屈服。

盡管柯女士獨自生活,但她必須仔細計算和計劃每天要吃多少食物。她不禁想知道老年人是如何用手機獲得足夠食物的。

這種單獨監禁式的生活,使她最初對這種情況的接受變成全面的恐慌。

2022年5月1日,她接到母親的電話,母親敦促柯離開,去一個新的國家攻讀碩士學位,在那裡她可以重新開始。

起初,柯對離開中國上海或她的朋友沒有興趣。此外,對中國公民來說,移民美國英國、加拿大或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過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並且需要相當大的投資


但是,她對封城日益焦慮,罹患了幽居病,還看到穿著防護服的當局代表人員踢開人們的門,這些都讓她感到筋疲力盡。

到6月上海解除封鎖令時,她已經說服自己在其它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並開始准備離開。

“我花了10天時間考慮是否要離開。”柯女士說,“我深深愛著上海,但現實打擊了我。我不得不離開。”

一個月後,她回到了出生地北京,和母親團聚,開始向歐洲各地學校提交申請。最終她被勃艮第商學院錄取為MBA學生,2023年夏天,在前往法國之前,她賣掉了自己的咨詢公司。


柯女士是眾多三十多歲決定出國攻讀研究生的中國女性之一。這個年齡段女性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不一,包括面對結婚的壓力;中國疫情後經濟不景氣導致的職業希望破滅;中共對政治控制收緊,更多自由被剝奪等,還有職場中的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

“年紀較大的中國女性試圖通過出國接受高等教育逃離中國,即使她們不清楚在國外的未來會怎樣。”柯說,她為與她有類似經歷的女性提供教育咨詢服務。

自去年5月以來,她在社交媒體上收到二千多條來自女性的私信,尋求有關選擇課程和申請學校的建議。

這一切也發生在中國面臨結婚率和生育率達歷史新低之際,中國人口已連續第二年減少。與此同時,中共當局宣稱,女性應該講好“家風故事”,要“積極培育新型婚姻生育文化”。

報道說,但像柯這樣的女性並不這麼認為。“潤”也是女性應對中國社會矛盾的一種方式:中共獨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女性被鼓勵擁有事業並認為自己很重要。然而,中共目前又要求女性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27歲以後還單身就會被貼上“剩女”的標簽。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