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全球格局改變 美國流失世界主導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普拉薩德說,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人們更在意投資的穩定性,最終投資者會持有美元這個仍然最值得信賴的貨幣。相比之下,中國印度雖已成為經濟大國,但人民幣和盧比在國際市場並沒有受到熱捧。


他認為,影響美元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美國國力的強弱,而是視乎其他國家的情況是否比美國更糟。“除非有朝一日這樣的情況出現變化,不然無論美國在政治外交上出多大的紕漏,都不要指望美元會下跌。”

中美對抗、美俄通過烏克蘭戰爭的間接較量,世界儼然形成新的兩大陣營在對抗。以哈沖突給美國帶來新的麻煩,還有國內的政治分歧,讓美國總統拜登忙於招架。除此,當今世界挑戰極多,還有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糧食與石油供應等影響全球的大問題。


這樣的動蕩時局,讓區域大國有機會扮演更大的角色,催化了多級世界的形成,也意味著國家間的競爭會加劇。這會否引發更多戰爭,取決於各國領導人的智慧。

黃海濤指出,實力差距不大的大國間不太可能兵戎相見,但大國針對中小國家,以及中小國家之間訴諸武力的可能性將會增加,這是動蕩變革期在國際安全方面的特征。各國領導人的政治信念,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如何抉擇,因此將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新崛起區域國家不選邊站平衡外交保護自身利益

印度、沙特阿拉伯,巴西和南非近年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崛起路上,他們努力平衡外交,力求不偏向美國中國,以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利益。

印度立志2047年成發達國家


在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領導下,印度2023年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不少分析員預測,再過幾年,印度可能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莫迪更為印度立下了2047年,也就是印度獨立100周年時,成為發達國家的宏願。




印度在國際舞台愈來愈活躍,與歐美西方國家深化戰略合作,又與全球南方頻繁互動,並且借助二十國集團(G20)和不結盟運動來擴展自己的力量。印度多年來奉行戰略自主政策,不偏向任何強國。

沙特主推經濟改革

沙特阿拉伯近10年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改革經濟。沙特實際掌權者、王儲穆罕默德早在2016年公布“2030願景”,力求擺脫對石油的高度依賴,成為經濟強國。沙特更在2021年宣布於北部開發新未來城地區(NEOM),打造一座總額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長170公裡的零碳城市。

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國,近年兩國不斷加強經貿關系。2023年6月,沙特在首都利雅得舉行中國—阿拉伯合作論壇,第一天就與中國簽署100億美元(約781億港元)的投資協議。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