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一个全勤上班的中年公务员,选择在周末招摇撞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22年11月,锦州市林草局官网《锦州市林草局为企业办实事》的文章配图,右一为魏新河(锦州市林草局)

一个幽灵大学的幽灵教授,在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之间徘徊——魏新河的身份确认是伪造的,给学术会议投稿的论文基本是抄的,去外地参加会议的差旅费大多是自己贴的,顶多占了几顿会务餐的便宜。他似乎想借此营造一个高校教授的人设,拓展一点游学或咨询的生意,也不知道成没成。总之,他作为公务员伪造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的行为,涉嫌招摇撞骗罪,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了。


两个名字与三个微信

当魏新河走进大学会议的现场,他首先会被人注意到的是身材。他个子高、身形壮,面容朴实甚至有些憨厚。他来自辽宁,但没什么口音,他说自己是退伍转业。他的论文正确而空洞,大词与专有名词一串接着一串。他控制不住发言时长,常会被主持人提醒尽快结束。

两三天的会议结束后,鲜少有人记得他。但他偶有特别言语,比如在某个智库论坛上,他的发言从世界杯切入贫困治理。

会后他问会务,发言的有证书么?有稿费么?

“魏老师您好,参加会议发言的专家学者,智库不提供证书、稿费,只能凭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投稿文章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上。”会务回答他。




▲魏新河在参会后向主办方索要稿费(网络图片)


不提供报酬,差旅费往往也要自付,这是学术论坛的常态。

魏新河不算寡言,经常主动与人加微信。他至少有三个微信号,其中一个的头像是他在北京大学校门前的合影。他有时候叫魏新河,有时候叫魏鑫,个性签名都是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保护环境、军队干部,再附上不同的手机号。

一位与他同场参会的廊坊师范学院讲师对《南方人物周刊》说,“尽管学术会议会有一些沟通,但你看这个名号儿,他肯定比我权威,我也没必要再主动跟他交流。”

各位与会者添加了不同的魏新河为好友。他有时候是辽宁理工大学教授,有时候是辽宁省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还可能是辽宁工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辽宁生态文化旅游管理中心副主任等等。在会议的微信群里,魏新河会转发热点新闻,逢年过节,他会群发祝福,并且附上一句:旅游推广+高考报志愿+大学生涯规划,咨询魏新河/魏鑫。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