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房價高漲 溫村這類獨立屋備受追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新冠疫情期間,朱迪亞和格洛麗亞即將退休,她們搬回了位於溫哥華東區的童年時的家。


這棟迷人的中世紀現代風格住宅位於溫東邊界路Boundary Road附近,被稱為“溫哥華特色屋(Vancouver Special )”,幾乎是對稱的。一根亞利桑那石柱將白色灰泥外牆一分為二。

這棟兩層樓住宅右側有六扇大型矩形窗戶,呈網格狀排列。左側,環繞式陽台懸在雙開前門上方。木板屋頂傾斜度很小。修剪整齊的草坪與兩代人之前首次亮相時一樣完美無瑕。




姐妹倆在 20 世紀 70 年代初十幾歲時就住在這裡。她們的父親唐納德是這所房子的建造者,對此他引以為豪。對於一個幾十年前移民加拿大的人來說,擁有自己的房子似乎是成功的頂峰。

從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溫哥華特色屋共計建造了 10,000 多棟,大都位於溫東和南本那比。這些特色屋建造成本低廉,從市政廳批准到交鑰匙,僅需幾個月即可完工。作為經濟適用房的典型,特色屋成為許多移民來到大溫的第一套住房。

“我認為溫哥華特色屋是溫哥華為數不多的特色之一,”西蒙菲沙大學城市研究項目教授 Andy Yan 說道。“在溫哥華大都會區以外,你找不到這種房屋。”

溫哥華特色屋總體上是移民的產物,”Yan 說道,他在溫東由捷克移民建造的溫哥華特色屋長大。“它由移民建造,也由移民居住。”

唐納德還為該地區的不同華人家庭建造了另外七棟溫哥華特色屋(Vancouver Specials)。盡管設計本質上千篇一律,但他建造的房屋卻有細微的差別。

“你看這花紋是怎樣的?”66 歲的朱迪亞指著她父母故居外的陽台欄杆說道。“這是爸爸一貫的選擇,如果可能的話。它稍微貴一點,但非常非常堅固。”



幾十年來,兄弟姐妹們和他們的弟弟布萊恩·尼普曾因為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時間點回到這所房子裡居住:大學畢業後需要一個住處;他們需要存錢買房;他們正處於離婚後的過渡期。

即使他們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人,他們也經常回到家。周日晚上,他們全家聚餐,吃著母親制作的著名咖啡雲蛋糕。每個除夕夜,他們也都回家。

但在 2020 年,朱迪亞和格洛麗亞回來了,因為他們的父母身體每況愈下:他們的母親埃絲特患有胃癌,他們的父親中風了。

在兩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她們輪流住在房子裡照顧父母。姐妹倆改造了淋浴間、樓梯和床,以適應唐納德,唐納德中風後行動不便。如果唐納德半夜試圖獨自偷偷溜進浴室,他女兒綁在助行器上的小鈴鐺就會提醒他們。

2022 年 2 月,華人社區領袖唐納德在床上去世,享年 90 歲,他的妻子、孩子和孫輩都陪伴在他身邊,他睡在同一個臥室裡,這間臥室他已經睡了 50 多年。五個月後,86 歲的埃絲特在睡夢中去世,終於擺脫了痛苦和化療。

如今她們仍然會去老房子,現在他們的兄弟和租客住在那裡。有時他們只是為了吃外賣午餐。但大多數時候,他們被懷舊之情和想感受父母存在的欲望所吸引。

“更簡單的時代”

麥對青少年時期住在南溫哥華 Marpole 區的一棟溫哥華特色屋有著美好的回憶。那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

她的父母是第一代來自中國移民,2000 年代初,他們舉家從BC省的一個小鄉村搬到了溫哥華,為孩子們尋找更好的機會。在那個特定的社區找到一所溫哥華特區的房子是很有策略性的:那裡的房子價格實惠,公立學校被認為是精英學校。

“當地中文報紙上有這些學校排名,”麥說。


麥和她的兄弟對在馬寶區的溫哥華特色屋長大的美好回憶念念不忘。

麥現在是溫哥華的一名房地產經紀人,她回憶起一個關系密切的社區,她和朋友們一起步行去學校,在朋友家的後陽台上吃火鍋燒烤——這是溫哥華特色屋的標志性特色。

麥家所在的街區也擠滿了來自東歐印度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移民。她回憶說,每戶人家都會把衣服晾在一條從後甲板一直延伸到院子裡的繩子上。

“那是更簡單的時代。”

“一個房價非常昂貴的城市”

兩歲的小艾迪在緊湊的前院裡曲折前進,追逐著他城堡前的一個白色氣球:這座城堡位於溫東的東喬治亞街East Georgia Street,是一輛經過翻新的溫哥華特色屋。

他最好的朋友是住在隔壁的一位 80 歲老婦人。她不會說英語,而艾迪幾乎不會說任何話,但他們每天都會互相打招呼,他也會去她美麗的花園看望她。


艾迪的母親艾麗表示:“總是希望孩子有一個後院並在安全的社區中長大。”

2019 年,在艾迪出生之前,新婚夫婦張女士(35 歲)和她 39 歲的丈夫凱爾從原主人手中買下了這棟有 50 年歷史的房子,地板吱吱作響,電器也陳舊過時。

“我們當時買房很幸運,”艾麗說道。“考慮到溫哥華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和房價,我認為我們今天不可能進入市場。”

溫哥華特色屋備受追捧

溫哥華,擁有住房的概念對於許多千禧一代來說就像海市蜃樓。

根據wowa.ca發布的2024年2月溫哥華地產市場報告,溫哥華獨立屋的平均價格為 2,160,904 元。加拿大銀行在2023年透露,即使家庭年收入合計為322,245加元,理論上也需要38年才能存夠首付。

溫哥華特色屋曾經被視為市中心社區中平淡無奇的低收入住房,但現在卻因其靠近市中心和面積寬敞而備受追捧。自誕生以來,溫哥華特色屋的地下室經常被改造成出租單元。

溫哥華特色屋地下室有一間可供出租的套房,還有一個大院子。這種獨特的住房原型曾是許多移民的首套住房。

溫哥華是一個生活成本非常高的城市,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在沒有抵押貸款人、家人幫助或某種組合的情況下購買獨棟住宅。

麥 (Mai) 曾以房地產經紀人的身份銷售過溫哥華特色屋,她指出,這些地塊的面積不僅讓業主可以出租地下室單元,還可以靈活地在小巷附近建造後巷屋,這意味著更多的租金收入。在一個存在租房危機的城市,政府為那些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塊的人提供稅收減免和信貸。

目前市場上有近 30 套溫哥華特惠屋,價格從 160 萬元到 350 萬元不等。過去十年來,擁有溫哥華特色屋的社區經歷了中產階級化。

“這對溫哥華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負擔能力挑戰”,Yan 指出,這與幾十年前的經濟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藍領家庭也能負擔得起像溫哥華特色屋這樣的房子”。

REF: https://vancouversun.com/feature/vancouver-special-house-...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