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独生子女退休:攒356.81万才能过上父母今日生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假如你今年30岁,你需要攒多少钱,才能在30/35年后过上和父母今天一样的退休生活?


更小的时候你对“养老”二字没有概念。20岁时你觉得人活到30就可以了。25岁你觉得退休就是再也不加班,永久终结“狗屁工作”,你将远离尘嚣,在大西洋上航行。30岁生日倏忽即至,班越加越多,薪水不升反降,而你的父母先后退休,花着国家按月发放的养老金,早买菜,晚遛弯,打牌、爬山、跳广场舞。你头一回觉得——这么老去也不错。你笨拙地查看自己的社保账户和国家养老金报告,然后意识到,自己和同龄人已没可能“自动”过上父母的退休生活。

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到2028年(你34岁时)养老保险金将收不抵支,到2035年(你41岁时)将见底。


中国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用工作的人正在缴纳的社保费支付退休群体正在领取的养老金。缴纳人数减少,领取人数增加,就会形成当期收支缺口。事实上,剔除财政补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2014年就出现了收支缺口,且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上海交通大学网红课程“养老金融和规划”教授闫志鹏今年47岁,刚出版了新书《三十年后你的钱够花吗》,课程和书讨论的是同一个主题:这一代年轻人该如何规划财富,以应对时代变动下的养老风险。

两年前,也是因为考虑父母养老问题,闫志鹏辞去美国新泽西(专题)理工学院终身教职,回到母校上海交大的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担任教授。高金学院是一所商学院,金融课程几乎都开完了,需要他开设一门新课。阎志鹏很清楚老龄化是中国社会接下来面临的严峻挑战,加上他有在金融机构做养老产品研究设计的经验,决定开设中国大学第一门“养老课”。

阎志鹏的学生是MBA学员,平均工作年限是9.5年,大部分来自金融机构,有着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然而,这些财务敏感、擅长以钱生钱的学生,几乎对养老毫无准备,认为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情”。




闫志鹏会提醒学生们注意现实。现实是,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第二波婴儿潮(1962年-1975年)出生的3亿人口相继进入退休年龄,叠加持续低迷的生育率,养老金结余归零的危机和应对迫在眉睫。

另外,中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养老金池快速见底,不能全怪“现收现付”。直到2014年启动、2024年完成的并轨改革(体制内外两套养老金制度并轨为同一套)前,体制内人员无需为养老交一分钱,退休后养老金由国家承担,这部分支出在数十年中留下了历史缺口——并轨改革是为了促进公平,缩小不同身份、不同环境退休人员的待遇差异,但从现实看,无论体制内外,还是城乡之间,养老金差距依然存在。


这直接影响了这一代年轻人的选择。

第一类被影响的年轻人正在经历“养老金倒挂”——指一个家庭中,体制内退休父母的退休金高于在职子女的工资。在一部分“被倒挂”的年轻人看来,辛苦打工是不可能了,不如做“全职儿女”,安心“啃老”;

第二类被影响的年轻人再三斟酌,调整了人生目标——奋斗叙事从父辈的“下海创业”,变换到如今的“考公上岸”。

与之平行的,是第三类被影响的——那些断缴社保的年轻人。他们在经历失业或长期待业后,囿于经济压力,停缴社保。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当前中国16%单位和8%个人的名义费率仍是世界上社保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城市,落户、买房、买车、子女上学都和社保相关联。年轻人并非头脑发热,在生存危机面前,房、车、户口已经无法成为他们价值序列的优先选择。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