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一個海外回流家長的自白書:死活都要回北京讀高中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看點 千辛萬苦送娃去加拿大(专题)留學,又排除萬難拽著娃回到北京。這位回流爸爸老狄,到底經歷了什麼?破除海外鍍金迷信,當一切回到教育的本身,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看見”自己的孩子?


回流就像是退潮之後海灘上剩下的貝殼,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洗刷,早就已經是傷痕累累。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老狄帶著兒子回到了北京。因為寒假之後,兒子就要在北京讀初三,接著參加中考,從而繼續留在北京讀高中。


至於未來還會不會到國外讀大學,老狄還沒想到這麼遠。他現在急需的是把眼前兒子能夠順利讀書的問題給解決了。

對於老狄回國的選擇,朋友們都感覺很驚訝,他曾為兒子出國付出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裡——從玩命學英語、辦技術移民(专题),到陪讀三年一次都沒有回國,再到跟20多個買家搶offer花千萬買學區房。

這些真金白銀的投入和一去不復返的時間,讓老狄心疼不已,但是在兒子的前途面前,他什麼都願意放棄。

作為父親,老狄是朋友圈裡出了名的疼愛兒子。

兒子想滑雪,他立刻跑到雪具商店買了整套滑雪裝備,辦了滑雪年卡,但兒子滑了一次嫌累就再也不滑了。

兒子想吃烤鴨,他馬上開車20多公裡跑到另一個城市的大鴨梨烤鴨買回來,兒子吃了一口嫌冷就再也不吃了。

北京有一年了,兒子已經參加完中考,勉強達到北京職高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本文將通過老狄分享的三年海外育兒故事,看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老狄眼裡優秀的兒子為何變得如此差勁?到底是出國的選擇錯了還是自己的教育太極端?

我要你上藤校,你卻只能上職高

“出國回國,回國出國,不是字面意思那麼容易,離開和出發的任何一個動作,對於平靜的生活都是顛覆性的。”

在到加拿大前,老狄的兒子在北京一所很著名的小學讀書。這所學校的學生家長都是背景深厚的達官顯貴,而老狄家是平民身份,他天性好動、學習中等的兒子,很快就扣上了“差生”的帽子。這個打擊讓老狄很快決定離開中國教育體制,尋找美好的、適合兒子的國家。

剛開始了解加拿大教育的時候,老狄的感覺就是“公平”和“免費——K12教育免費,孩子每個月還享有“牛奶金”,此外,公立學校教學水平差異小,不會因為家庭背景和學習成績被差異化對待。

後來他覺得加拿大的教育能夠讓“普通”的兒子得到更多的機會,說不定他還真有機會能夠考上藤校。因為到了加拿大之後,兒子的數學成績一躍成了班上的第一名。

此時,老狄的心開始膨脹了,他仿佛看到了兒子光耀門楣的時刻。他充滿了希望——其實兒子不是普通人,之所以普通都是在中國教育下被壓制了。於是他下定決心在海外找到適合兒子的成功之路。

老狄在加拿大沒有找工作,怕工作會影響他照顧兒子。他貓在家裡沒事就看考入名校的人寫的自傳和成功經驗。學完之後,就開始改造兒子,盡力把他往精英的路上“趕”。兒子就如同一個“試驗品”,而老狄帶著迷之自信,制定了一套比海澱學生還要忙的計劃。

在加拿大的第一年,兒子很爭氣,除了數學保持優勢外,其他的功課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此時在老狄的眼裡兒子就是天才,於是他又開始給兒子加碼,增加學習難度。

在暑假裡他陪著兒子提前學習國內的數學網購了人教版的數學課本和練習題。整個暑假,老狄沒有帶兒子出門旅行,就關在家裡苦練數學。每天上午上網課,下午做習題,他希望兒子能在下學期的數學大賽中拿個大獎。

而一切的變化就出現在老狄這一次“拔苗助長”的計劃之後。老狄說這是兒子的第一次“叛變”,也是壓抑許久的爆發。

兒子開始拒絕上網課,拒絕做難度大的數學題,拒絕學習,還學會撒謊,開始偷偷熬夜玩游戲……

一系列的拒絕讓老狄非常生氣,沒收了兒子的手機,禁止玩游戲,停止看電視……斷絕一切他認為會影響兒子學習的負面的“東西”。

兒子的報復也很快就來了,他在學校裡上課睡覺,欺負女同學,不完成作業。老狄開始隔三差五地收到老師的投訴電話和e-mail。



以暴治暴成了老狄對付兒子的唯一方法,但是也只是短暫有效、很快又惡性循環。兒子搗亂,老狄動手,兒子繼續搗亂,老狄打得更厲害。兒子的報復也越來越重,用一塌糊塗的考試分數直戳老狄的心,澆滅老狄的希望。

在兒子從小學升中學的時候,老師建議老狄不要讓兒子走研究型路線(以後上本科讀碩士),而是可以在中學四年後走職業教育路線,多學習技能,為就業做准備。

這番談話讓老狄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有著爬藤能力的兒子,居然“淪落”到要去上職高,太讓人絕望了。

快樂教育教出來的孩子只會躺平?

教育子女受挫之後,所有的父母都會反省無數次。但是反省的結果並不是豁然開朗,而是走入極端,那就太可怕了。

原本崇尚快樂教育方式的老狄,現在視它為兒子成績差的罪魁禍首。

以前,老狄覺得快樂教育就等於和顏悅色式的教育,老師用不打不罵的方式就能把孩子教好。老狄認為這可能就是加拿大教育中國教育先進的地方,而這也是他被快樂教育誤導的開始。

兒子去學校第一天回來就告訴老狄,他很喜歡學校,老師態度很好。不會像北京的老師經常“整風”,一堂課有一半的時間在進行課堂紀律的糾正。

在加拿大的課堂可以自由發言,不用坐得筆直。兒子喜歡上了加拿大的學習氛圍,也漸漸開始變得懈怠。課後沒有作業,老狄給布置的作業,兒子不想做。

做題學習自然是辛苦的,哪有玩樂開心自在。快樂教育很快就被兒子當作不學習的借口,只要老狄開始“雞娃”,兒子就會講過度學習壓垮身體的理論。

老狄說,他眼睜睜地看著兒子一天天被加拿大教育給弄躺平了,成了名副其實的懶漢。他不止一次跟兒子談話,以下的問題他問了無數遍,兒子給出的答案也讓他陷入無解的境地。

他問兒子,為什麼不愛做題學習

兒子說,老師都沒有布置大量的作業,為什麼家長要布置。作業這麼多,根本就寫不完。到了加拿大上學比北京上學還累,所以不想學,沒什麼意思。而且老師沒有讓學生進行提前學習,每天做題學習也是徒勞。

他問兒子,不擔心自己上不了大學嗎?

兒子說,不擔心,加拿大的大學門檻低。分數高就去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分數低就去普通的大學,去大專也可以。等到了大學再繼續好好學習,應該能夠來得及。

他問兒子,不怕找不到好工作嗎?

兒子說,不怕,沒錢就花爸媽的錢,他們不會看著自己餓死。或者把北京的房子賣了,把錢存到銀行裡吃利息就夠生活了。實在不行就申請加拿大最低生活保障,反正公民領取政府福利是應該的。

兒子的思想開始朝著老狄最討厭的方向發展,老狄想立刻把他懶惰的思想給掰回來。


但是向下滑坡很容易,兒子滑的速度比他想象的快多了。特別是在社會大環境不倡導勤奮學習的情況下,讓兒子的懶惰有了溫床。

老狄不斷反思,為什麼快樂教育讓他這麼不快樂?還把兒子給弄躺平了?

他自己在家憋出了答案,他認為是老師的責任,加拿大也跟中國一樣,分好老師和差老師。遇到好老師,兒子就能成功。老狄開始不斷找家長們打聽,哪個老師比較好,比較敬業。選好之後,立刻找校長給兒子換班。一來二去,兒子一個學期換了三個班,結局依然沒有改變。

換班的瘋狂行為未果之後,老狄開始給兒子轉學。他看中了省排名第一的中學,立刻賣了北京的房買了一套加拿大的學區房。

當搬到獨棟的大房子之後,兒子有了單獨的書房,從此兒子書房的門鎖就被鎖死了,老狄要想進去看看兒子在幹什麼,都要和他“肉搏”一場。

至今,老狄一直都在找大環境的原因,因為加拿大整個大環境的不上進,才會讓兒子受到了牽連。沮喪的同時,他加深了對快樂教育的恨。

教育專家居然讓花錢“買”文憑!

病急亂投醫的結果是不會幫自己獲得救命良方的,反而會更加重之前的錯誤,等想回頭的時候,已經病入膏肓。

對於躺平之後的兒子,老狄的章法徹底亂了。藤校夢也戛然而止。但老狄不甘心!他的面子,他的好強還在那裡堅挺著。他不能輸給他移民美國的姐姐,不能眼看著外甥考上了名校,自己的兒子只能去職高混混。



在加拿大他拜訪了很多教育專家,有教育學的教授,也有帶出過狀元的老師。他一直都在尋求一位能夠幫助兒子走出困境的人,哪怕是花一百萬,都要把這個人找到。

老狄的朋友給他推薦了一位麥吉爾大學退休的華裔(专题)教授,他的女兒是所在學區的狀元,被西北大(专题)學商學院錄取,還自帶一年4萬美金的獎學金。

老狄學習劉備三顧茅廬都沒能請動這位教授,教授回復他,建議他要調整學習目標,不能完全為了考名校學習,還是要以興趣學習為主。

教授也是委婉地告訴他,要樹立正確的方向,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奔著名校而來,可是老狄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暴力和苦口婆心都無法說動兒子,他只能把兒子交給教培機構的專家,自己完全不管了,等兒子成績好了,就繼續購買教培中心的產品,續費就行。


這個辦法貌似很有效,兒子開始按時完成作業,測試的成績也進步了,老師的e-mail和電話也減少了。

“病情”的暫時穩定,不代表著治愈。對教育偏方的信賴在老狄收到銀行卡的賬單時,徹底瓦解。

賬單顯示,他有一筆向某個人賬戶支付了1000加幣的明細,但他完全想不起來自己花過這筆錢。怎麼會出現一筆莫名的支付呢?

老狄立刻聯系了銀行,銀行查到這筆錢是從老狄家裡的網絡地址支付出去的。老狄懷疑是知道密碼的兒子偷偷花的,他撬開了兒子的書房門,破譯了電腦密碼,取得了兒子的微信聊天記錄。

他發現這筆錢是兒子支付的,支付給一個大學生,錢的用處是代寫作業。兒子說這是教培老師給他出的主意。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有意無意都會提到代寫作業。加拿大的中學並不是每次考試都是閉卷的,平時作業的成績占比很高,代寫是取得高分的途徑。

而兒子短暫的聽話卻都是代寫的“功勞”,老狄氣到嘴唇發抖,把兒子的手機摔爛了。但是兒子一點都不覺得羞愧,反倒認為代寫只是能力的一種表現,說明有花錢買的實力。

既然能夠買何必要浪費時間,時間可比金錢要寶貴多了。不僅可以花錢買代寫,教培老師還說,很多富豪子女的大學文憑,也可以靠捐錢給大學“買”到。

老狄回饋兒子胡說八道的依然還是一頓拳打腳踢。這一次代寫事件之後,他開始考慮要下猛藥,才能把兒子從邪路上拉回來。哪怕是使用治療網癮少年的令人極恐的“電擊”療法,也在所不惜。

在把兒童保護視為天大事情的加拿大是很難實現了,老狄認為只有回國,才能解決一切。在決定回國前的老狄,已經處於一個“瘋狂”的狀況,回國的意義何在他幾乎沒有仔細想過。

必須回國吃苦,才能挽救孩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困局的破冰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而時間在快速流逝,犯了的錯,很難消化,但耐心接受才是最好的選擇。

從老狄兒子的反饋來看,回國之後他是開心的。學校的老師好像變臉了一樣,對他非常照顧,都會特別向別人介紹他是從加拿大回來的。因為英語特別好,他還成了班上的英語課代表。

兒子人生第一次當幹部,成就感拉得滿滿的。還交了不少朋友,他經常和大家分享在加拿大的生活。作業雖然很多,學習也有點吃力,但是只要不被老狄折騰,辛苦點沒事。加上北京還有親戚們,關心他的人很多,幸福感也增加了不少。比起在加拿大的寂寞空虛冷,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老狄這邊一直都沒有閒著,一直默默在背後憋著大招,整治他這個不成器的兒子。但是他一直沒有得手,因為他根本就“抓”不到兒子,兒子的時間已經被學校排得滿滿當當,他根本就插不進去。

朋友們經常問老狄,有沒有使用“電擊”療法?老狄感到很無奈,兒子還沒有被他“電擊”,在兒子回北京開學的第一天,他就被兒子的班主任給“暴擊”了。

班主任一開口,就直接指出老狄帶著兒子回流的原因,一點都沒有留面子。說老狄自以為是很懂教育,一味覺得國外就是好的錯誤觀點,把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給浪費了。現在兒子的學習已經非常薄弱,考上高中幾乎是很難的事情了。老師們只能盡力挽救,讓他做好心裡准備,接受兒子的現狀。



如果老狄希望兒子不放棄學習,必須跟著學校的管理,積極配合,保證兒子的起居飲食和身心愉悅,否則只能另請高明,學校不會“供”著他們的。

被班主任“訓話”後,老狄感到了莫名的愉快。出國就是為了不聽老師的批評,不願兒子被區別對待。但現在聽起來,老師的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都是治他兒子的“藥”。

老狄說,真感覺自己挺賤的,不適合國外溫和態度的老師,反倒被國內厲害的老師收拾收拾,舒服極了。

被班主任當頭一棒之後,老狄開始逐步改變了。他也根據兒子班主任的建議,和回流回國的家長建立聯系,經常參加教育分享會。

共情的環境幫助他疏導了覺得回流丟人的想法,也讓他開始總結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狹隘和無知。

他不應該以暴力的方式進行教育,施暴本身就是他自己情緒的失控,也是嚴重的心理問題,更需要治療的人是他。

他不應該以寵溺的方式對待兒子,滿足兒子所有的要求,進行無原則退讓。沒有建立家長權威,孩子自然很難管。

他不應該以自私的方式看待教育者,以自己的舒適度來評價老師和學校。把教育當作是短期見效的商品,大錯特錯。

這趟回國,老狄本打算讓兒子在中國內卷的教育環境中,吃吃苦受受罪,萬萬沒有想到,受到教訓的卻是他這個老父親。

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話在老狄這裡應該改成,天下沒有不犯錯的父母,只有不知道改錯的父母。

老狄也越來越意識到,大家更應該正確看待回流和出國。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出國?不是代表國內教育雞肋,國外教育都是優質的。不要把出國留學抬得太高,而只是一種適合或不適合的選擇。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