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这几年有点上进心的年轻人 都负债累累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是工作难找方面,在薪资方面,薪资的中枢下移太明显了,我记得五年前的薪资中枢也就是大学生找个不错的工作,至少也是6000起步,现在4000就不错了,以前找个1万多的工作不是很难,现在简直是好工作中的好工作,还不是所有城市能提供的…


有个朋友是专业做职业规划的,他跟我说他的客户群体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城市压根就没啥就业机会,他跟我说了几个赫赫有名的中部大城市,告诉我这些地方就没啥像样岗位提供,别说一万了,5000都难:

留学生也不能免俗,跟n年前留学闪着金边不同,现在的留学生早就被打回了原形。那位就业辅导的朋友跟我说,刚回来的留学生开口就是1.5万的工资,只要三个月,他们就认清了现实,预期一般会降到六七千。


六七千,这还是大城市提供的岗位,够干嘛的?

这是工作方面,资产方面就更别提了,我们那代人买房的相对价格,跟现在年轻人买房的相对价格是不能比的。我记得我跟妻子买完房大约用了五年多就还完了贷款,而且看着房价节节攀高,虽然有点后悔买小了,但还是总体高兴的,反正没亏。

比我更大一点的分了房,比我更小一点的买房压力也不大。

真正大涨起来是啥时候?2016年左右。

之后上车的是多大年纪的人?我们倒算下就知道了,大约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煎熬不煎熬?

肯定煎熬,一方面是收入不见增长,一方面是贷款几十年的最重要资产,在下跌。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高位下滑的一年里,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以十万为单位地下跌。房产中介程龙介绍,在他负责的海淀某小区,2023年3月,一套92平方米的房子以830万元成交。今年夏天,同楼楼下的另一套房,以640万元成交。丰台区的跌幅更大,去年的一套老破小卖400万,今年成交价只有260万。

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16年至2024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中位数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8月,二手住宅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7月。两者在2024年2月的价位,分别与2020年5月、2018年9月持平。

在那个最火热的时代,把买房称之为上车,上车了就能安心,没上车就很焦虑。但是历史从来不按照人类的意志行走,现在看起来,高位上车上的恐怕是一辆灵车。


有一个图挺扎心的,这几年上车的也好,创业的也罢,都是不肯躺平有点雄心壮志,但就是这群年轻人,受伤最重:



当然,或许是我看到的听到的人都比较倒霉吧,这几年混得好的,也是屡见报道:



或许我真的老了,不太有这些赚大钱的想象力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年轻人又仿佛比中老年人更幸福…

关于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