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飲食健康: 中國癌症高發,是豬肉吃多了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2歲的王叔是個“肉食黨”,而且尤其喜歡豬肉。最近朋友老李要來家裡做客,王叔就特地去菜市場買了最新鮮的豬肉,做了一桌好菜。可是餐桌上,老李其他菜都吃了,唯獨沒有碰豬肉。


王叔見此景有些不悅,飯局結束後,王叔還是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疑惑:“是我炒的豬肉不好吃嗎?”

老李連忙擺手,“不是不是,不過是早前看過文章,說中國癌症高發與吃太多豬肉有關系,所以現在我都很少吃豬肉了。”


王叔不解,“吃豬肉和癌症有啥關系?你看我吃了那麼多年豬肉,還不是健康得很。”

豬肉是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而且豬肉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深受大眾喜歡。但現在網上卻流傳著“癌症高發和豬肉吃太多有關”的言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中國癌症高發,是豬肉吃多了?

現代人生活條件變好了,雖然物質豐富,但中國人對豬肉的熱情仍舊不減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2017年全球范圍內豬肉的消費量達到11103.4萬噸,而中國的豬肉消費量達到5487萬噸,占比49.6%。也就是說,中國人吃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豬。

另外,美國農業部所提供的數據指出,2018年全球范圍內豬肉消費量為112584千噸,而中國則達到56115千噸,占比50%,是名副其實的豬肉消費大國。

而在2015年,世衛組織宣布將豬肉等紅肉歸入“2A類致癌物”,此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熱議。研究人員發現紅肉飽和脂肪酸要比白肉高,過量食用會增加肥胖、結直腸癌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這樣看來,中國癌症新發病例之所以高居不下,是吃太多豬肉惹的禍?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紅肉致癌只是對實驗動物有充分數據,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換言之,人類食用紅肉可能會致癌,而並非絕對致癌。

其次,世衛組織提出紅肉屬於2A類致癌物,並不是說紅肉完全不可食用,只是建議大家不要過多食用。

最後,我們在生活中仍可適量食用豬肉等紅肉,這是均衡膳食的要求。而癌症的發生是環境、遺傳、不良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家不必因為豬肉等紅肉是2A類致癌物而因噎廢食。




二、豬肉選購指南:這7種豬肉,肉攤老板自己都不吃

對於吃這一件事,中國人是認真的,清炒涼拌紅燒燉煮,總有辦法讓豬肉做得美味可口,但是要注意的是,專家建議這7種豬肉還是少吃為妙。

1.摸起來黏手的豬肉


豬肉變質後會滋生大量微生物,且微生物代謝物會讓豬肉表皮發黏性。

2.表面無光澤的豬肉

表面呈現灰色或暗紅色,切面深褐色或安徽的,表皮脂肪呈淡綠色且有污穢,這多半是不新鮮的豬肉。新鮮的豬肉應該是淡粉色或淡紅色,表皮肥肉是有光澤感的白色。

3.肥肉層太薄的豬肉

含瘦肉精的豬肉皮下肥肉層偏薄,肌肉纖維也較疏,雖然外表鮮亮,但不建議購買。

4.按壓無彈性的豬肉

儲存過久的豬肉其蛋白質脂肪會被分解,肌纖維被破壞後,豬肉也會失去彈性。

5.毛根發紅的豬肉

豬毛顏色發紅說明是病豬,健康豬的毛根是白淨的。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