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運動員不是奪金的工具人,不是道德楷模,也不是神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日本乒乓球選手早田希娜這次斬獲一枚奧運女單銅牌後,激動落淚,那是她多年努力之下來之不易的獎牌。熟知日本社會的徐靜波解釋:


日本,運動員的訓練與培養純屬於個人行為,只有在遇到重大國際比賽時,國家需要選拔一些運動員組成“國家隊”時,政府才會通過全國選拔賽來選拔優秀選手參加集訓,這集訓和參賽的錢才是政府掏腰包。所以,日本沒有國家出錢從小培養 “職業運動員”的制度。即使像早田希娜,已經多次代表日本參加國際比賽,並取得了冠亞軍成績,但是,她平時的生計,是靠企業養的。

像她這樣,倒是不靠國家掏錢養著,但如果按照中國社會的邏輯,她靠企業養著,難道不需要去為企業賣命?不然企業出錢養她又是圖什麼?


那如果不靠企業養活,完全是自己養活自己呢?我曾以老運動員倪夏蓮為例,認為她是真正在“享受體育本身”,但有人留言爭辯:

別的我都贊同,但用倪夏蓮來做例子,卻是極大的諷刺。在我看來,倪根本就不是在享受體育,而是跟國人一樣,在利用體育爭名奪利。


她當然知道自己根本拿不到奧運獎牌,但為什麼還是要執著參加奧運會?因為對她來說,能參加奧運本身就是勝利了。畢竟整個盧森堡都沒人能跟她競爭,所有的贊助和資源都給了她。

如果她真的喜歡體育、喜歡乒乓球,她就應該把精力放在培養年輕人、推廣乒乓球這項運動上。如果還不信,可以去看看她的抖音和小紅書,完全就是在販賣情懷,收割流量,都已經開始直播了。


在此,“享受體育”被看作是一種道德上純粹的活動,必須不含任何功利目的,完全無私地獻身於運動本身,你執著於參加奧運會就不對,試圖出名就更不對了。

這樣,在中國社會語境下,一個運動員會陷入道德兩難:接受任何組織出錢培養,就得去實現組織的目標,沒有“為自己而戰”一說;但如果你真的想自己去從事這項運動,那你又得無私忘我,就算你有了點名氣和收入,還會被指責是不夠純粹。

真的太累了。運動員不是奪金的工具人,不是道德楷模,也不是神,他們只是和你我一樣的人。承認這一點有那麼難嗎?容許他們為自己而戰吧。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