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是为了官方利益还是真正的户籍制度改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然,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今天的中国社会跟当初70年代大部相同。而这种进步主要还得归功于疫情之前、处在上升阶段的中国经济。农村户口的持有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暂时绕过户口制度设下的怪圈。但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在当今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农村公民原来的二等地位比经济上升期更低。


改革的用意何在?

如果我们认真解读一下官方的文件,可以判定,中共现在的户籍制度的改革不是改革,而纯粹是为了所谓国家的(不是"人民的")经济利益。 如果真正是为了公民平等的尊严和权利,就应该把户籍制度回归到一个纯粹的居民登记制度,摒弃其歧视的法律基础。 如果是真正的改革,政府就应该消除高干特供制和对高干医疗资源的高度集中,腾出资金和资源来支撑一般居民特别农业居民的城市化,或者说让公民自由选择城乡的居住权。如果是真心实意的改革,就应该停止渲染一个人非要拥有住房的意识形态,把房产问题交给市场,并在年轻人中倡导租房文化。实际上,德国全人口近60%的人是靠租房生活的。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因为如此而降低了。而中国拥有房产的人达到了全人口70%,却有不少房奴。在中国缺钱缺消费的情况下,这不仅对中国经济不利,也使得他们生活艰难甚至因为房贷而陷入绝望。


而目前的各地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所谓的房产库存,用"买房换户口"的名义,诱人上钩。本质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决中国人作为一个公民应享有的平等地位和待遇 。 而仅仅是减少房子的库存。

再有,借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动员农民出让自己的宅基地,从而获得在三四线城市过剩的住房。且不说,农民是否有这个财力,这里完全实在剥夺农民拥有一点点最起码的救命稻草。在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提一下,苏联时期(东德时期也如此)比中国更人道的地方:在那里,不少城市人以及市民化后的农村人,在离城市不远的郊区,拥有自己类似于中国的宅基地的土地。而正是这么一小块地,在经济困难时期,帮助他们解决不少困难。因为毕竟在那里可以种些日常需要的蔬菜瓜果。而现在中国政府的做法,就是夺走农村居民的最后一个命根子。


总之,户籍制度的改革根本任务是解决一个中国社会不平等,而不是借此仅仅解决房过剩或库存的问题。 这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共产党的做法就如同一个中国唯一的大资本家,用强力实行自己对全国土地的唯一控制权,然后又企图能从土地本身以及它的衍生产品(房产)那里创造更多财富,为自己谋福。当然,在经济上升的时候,这种做法,一部分百姓也确实能得到小小的一份"惠利",但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吃亏就是百姓自己。


看来,户籍制度而带来歧视和二等公民的现象,并不能通过这次所谓的户籍制度改革有明显的改观。

本文作者张俊华为徳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高校。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