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庫爾斯克戰役2.0,難成俄烏戰爭分水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黑線為德軍進攻,紅線為蘇軍之後的反擊,Курск即庫爾斯克


因此蘇軍特別加強了庫爾斯克兩翼的反坦克力量,同時隱秘調動大量兵力,作為預備反擊力量。最後,德軍嚴絲合縫地“按計劃”撞在蘇軍密布的反坦克防線上,在德軍裝甲力量被大幅消耗十幾天後,蘇軍坦克部隊發起反擊,一舉收復別爾哥羅德(今與庫爾斯克州一起進入“反恐狀態”)和哈爾科夫(今烏克蘭領土)。至此,雙方合計動用兵力超過兩百萬的庫爾斯克會戰落下帷幕,德軍永遠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從戰爭烈度和歷史意義來說,當下的庫爾斯克戰斗明顯無法與1943年的會戰相比。但值得關注的是,當年的蘇軍和今天的烏軍都在戰斗爆發前,成功隱瞞了自己的戰略意圖。同時,揚長避短——蘇軍是利用自己的軍隊人數優勢、情報占得先機,烏軍則是利用敵軍的防御漏洞,擠出有限兵力,出其不意進行打擊。

烏軍取得了令其自身振奮的戰術成功,並可以預期,無論俄軍何時奪回失地,都似乎在政治上變得有些難堪。但此次庫爾斯克戰斗,無論如何都難以成為1943年那樣的“戰略轉折點”,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也不會因此而更快來臨。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