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佐羅"阿蘭·德龍去世:一代"男子氣概"落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4年8月18日,法國影星阿蘭·德龍去世,終年88歲。他曾是一代中國人對於男子氣概的最高想象,然而真實的阿蘭·德龍,卻有著極其復雜的人生。


《佐羅》的故事就像阿蘭·德龍人生的一個縮影:貴族與大盜、優雅與暴力、進步與保守、女性氣質與男子氣概,他的職業形象和真實生活,也始終處於這種反差之中。

——作者: 張星雲


佐羅

1978年,日本電影《追捕》在中國內地公映,高倉健使觀眾第一次產生了偶像的概念。

影片中,豎起衣領、寡言少語的杜丘警官有著冷酷的面容,冷峻的眼神,沉默、堅韌、剛毅、內斂,他表現柔情時,也是男性所特有的拙樸。

他的出現,使當時社會大眾對男人的審美觀一夜之間驟變,國內所謂的奶油小生一時沒了市場,演過《孔雀公主》中王子的唐國強因此事業受挫。

《追捕》的同一年,法意合拍電影《佐羅》也在中國內地公映。


故事發生在19世紀,年輕的貴族迭戈看似玩世不恭,實際上卻是位懲惡揚善的蒙面大盜,帶領貧苦農民反抗地方暴君胡埃爾塔上校。男主角阿蘭·德龍棱角分明、黑袍白馬的形象俘獲了不少年輕女影迷的心,他是一位英俊多情的浪漫騎士,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也是中國人心目中西方國家浪漫和高貴的象征。



阿蘭·德龍一生參演了超過80部電影,中國觀眾最親切和熟悉的當屬《佐羅》,據統計有超過七千萬的中國觀眾觀看過此片,甚至他的配音演員童自榮也從幕後走進前台,成為最受大眾追捧的配音演員之一。


但《佐羅》其實在阿蘭·德龍漫長的電影生涯中並不突出,這部根據美國冒險小說改編的電影當時在法國反響平平,被法國媒體稱為一部拙劣的美國西部風格電影,而阿蘭·德龍當初同意拍攝,主要是為了哄自己10歲的兒子開心,電影中風流倜儻、狡猾頑皮的超級英雄形象,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後來阿蘭·德龍來中國接受采訪時,曾客氣地說,正是通過中國觀眾,法國人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世界級偶像。



實際上,拍攝《佐羅》那幾年,阿蘭·德龍正處於轉型的嘗試期間,而他在銀幕上的經典形象,以冷峻、孤傲的男性氣質著稱。

當時法國有兩大男性國民偶像影星,除了他,就是主演過《精疲力盡》《狂人皮埃羅》《王中王》等電影的讓-保羅·貝爾蒙多,誰是法國第一硬漢之爭,貫穿了兩人整個職業生涯。貝爾蒙多高大、硬朗、圓滑、幽默,有各種小聰明,給人一種游刃有余的安全感。而阿蘭·德龍則是完全另一種風格,他身材更好,更性感,但更沉默,也更深邃。

兩人很少合作,也很少評論對方。2018年,阿蘭·德龍曾罕見地接受《世界報》進行了一次漫長的專訪,在那次采訪中,他評價了兩人的區別:“我是一位本色演員,貝爾蒙多是演技演員。他演戲,要經過多年的學習,然後在銀幕上表演不同的角色,而本色演員則是在銀幕上生活,活出自己的樣子。”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8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