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中国人消费力为何骤降?有一个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欧洲,百年以上的餐厅随处可见,经营三四十年的就更是满大街都是了。这就是一种持续的核心收入能力,他们抵御经济低迷的能力肯定也会更强。




但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这些年,个体户整体呈现出跟风严重、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普遍低劣的情况,这些个体户老板不仅收入不算高,最重要的是其经营意识很差,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跟风赚两三年的钱,真正精耕细作、持久经营、建立品牌的很少。


就业人群也一样,在财富效应之下,大部分人“躺赢”,于是真正持续学习、拥有核心赚钱能力的人比例越来越低。

就业质量低的背后,则是小微企业的整体质量偏低。小微企业总体利润率很低、经营管理模式不佳,导致其中的就业人群受到的培训质量很差,成长能力弱,因而核心收入能力也差。



大学生则普遍痴迷于考编,因而也无从学习和发展真正的核心收入能力。

这些问题本来都是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持续改进的。但无奈中国的经济在这十几年来过度依赖房地产中国人也普遍痴迷于房产或者其他财富增值手段,陷入一种“只有财富增值才能走向富裕”的集体狂热,导致整个社会的产业质量偏低、靠能力赚到钱的人越来越少。


那么结局我们也看到了:当房地产迅速陷入低迷,财富效应的泡泡也就随之迅速走向破灭,这时拎着LV、月薪四五千的人消费能力也随之骤降。

这些年来,政府也一样陷入卖地的狂热,没有耐心给予地方民间经济以支持、改善与呵护,导致大部分民间经济都是极度脆弱的。

教育质量也是问题之一:低质量的教育,培养出大量只会背答案却缺乏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们的核心收入能力和创新能力,早已被劣质、压榨式的教育透支了。所以呈现出一种“年轻人老化”的社会状态。


一句话:中国的高收入职业数量、品类都太少,导致富人大多是高资产人群,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太低。

光批评收入分配机制也是不够的,更要批评管理者对于产业多样性引导的忽视,对小微企业的扶植和法律保护太少。

总体而言,现在的经济冰冷时刻其实反而是一件好事。管理者应当彻底反思这十几二十年来的狂热。必须要彻底改变对收入的认知,开始耐心培育整个社会的高质量收入能力,并且建立更细致的市场法规体系。

我想,作为我们个人也应当反思,有没有过度依赖财富效应导致过度的浮躁和投机心态。经济冰冷的时刻恰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看清楚未来——每个人应当将注意力转向自身的持续学习能力。

财富增值的造富神话,已经彻底结束了。
1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古.能.农.箸] 2024-08-18 21:49
    因为对政策没信心,有钱人都润了,所以很多企业都关闭了,很多人失去工作了,整体消费能力当然下降了。
    Prev Page1Next Pag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3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