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供养"压力越来越沉重 养不起养不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相较于项目前期建设所带来的显着投资拉动效应,“基建大维修”阶段,后期的维护与修复工作,将产生巨额的成本。


比如,铁路相关设备的使用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像动车组,2013—2017年是招标高峰期,这意味着接下来几年,很多动车组设备将接近其设计使用寿命的尾声,迎来大规模检修更新的阶段。

它利好设备制造、维修的相关行业,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也会产生不菲的成本。


像公路领域,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设计年限,一般为15年到20年,而据统计,2021年全国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路龄超过15年的占比超过50%,后期养护成本会越来越大。

有人会说,这些基础设施的维修与更新,未必是地方政府直接掏钱。比如铁路设备更新,有国铁出钱,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支出压力兜兜转转,还是会转移到地方财政上。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基础设施的供养压力,会带来双重影响:

一方面,基础设施服务涨价,或将越来越普遍,今年以来多条高铁线路陆续涨价,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随着基建维修与维护负担的日益加重,公共财政在其他公共项目上的投入将受到挤压,进而可能引发社会福利水平的缩减。


所以相对来说,严重亏空的有轨电车,就让它停摆,或者客流稀少的高铁站,就让它闲置拆除,这可能是相对能及时止损的方式了。继续勉强维持,只会成为一个资金投入的无底洞。

当然,它所造成的巨大的资金浪费,依然是沉重的警示:

大型基建项目投资,必须慎之又慎。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过度超前规划;多一些科学论证,少一些盲目举债上马。只管埋头建设,不管后期运营维护;政绩抢在手里,债务负担留给继任者,这种短视的行为,贻害无穷。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295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