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鼓吹狼性的社会不值得留恋,因为骨子里都坏了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面对蛮荒状态,最应该做的不是适应,而是选择更好的地方。


我有一个朋友,陕西某小城人,大学毕业后考了家乡的公务员,后来放弃稳定生活,辞职去了北京。她回忆自己这次人生选择时,说这当然是一个长期积蓄直至爆发的过程,但最直接的导火索是邻居装修。周末不停工,星期天一大早就开工,晚上也不停工,动不动折腾到晚上十点。被搞到神经衰弱的她跟物业投诉过,邻居不予理睬,也报了警,警察和稀泥,而且对她一脸嫌弃,最后还撂下一句“这么小的事情,用得着找我们吗?”

当时她就觉得,自己不能再在这个小城呆下去了,于是毅然辞职去了北京。过了几年,她因为不喜欢圈子,又辞职去了广州。她非常喜欢广州的市井气息,也喜欢人与人之间合适的距离感,但总觉得还缺了些东西,于是又在筹划下一次迁徙。


我很能理解这种迁徙,许多人对生活的理解就是“能填饱肚子能活下去”,其他都是“矫情”,完全无视个体的心理需求。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完美的地方,但确实有高下之分,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真正的适应,是适应世界的发展和不同的环境,适应文明与法治。但中国家庭教育里提到“适应社会”,往往只将之极端化和片面化,或者说是“只适应低标准”,最常见的说法是“不管环境有多恶劣,你都应该学着适应”“这个社会就算有再多问题,你也要学着适应”“哪里都有好有不好,你要适应,要学着忍受”……有几个家长会跟你说“尊重自由、尊重个人权利是世界文明的主流,你要学会适应”?

正是因为将“适应”异化为对社会丑恶的妥协和“融入”,所以许多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品质和个性要求往往与主流文明价值观相背离。如果五六岁还天真纯良,家里人就会担心这孩子是不是傻。相比之下,老成世故的“小大人”更令人满意。孩子太温文有礼也会被欺负,所以要适应丛林法则,要把自己的獠牙露出来去争去抢。


他们理解的狼性基本集中于物欲方面,也就是面对名利尽全力去争,淡泊随性是傻子,理想不是升官发财也是傻子。换言之,他们更注重狼性贪婪的一面。如果真的面对邪恶,那可千万别有什么“血性”,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公交车上见到扒手千万别声张。

这个处处自相矛盾的思维方式,除了制造“两面派”之外,基本不会有其他效果。更重要的是,为什么非狼即狗,你让自己孩子好好做个人不行吗?


前些年“狼图腾”流行时,我说过一句话:以兽类为图腾,是因为原始人类对世界的无知和恐惧,因此期望寻找庇护自身的力量。但是到了现代社会,文明一日千里,还在扯什么“狼性”,只能说明自己还没进化为人类。

对于个体来说,如果将狼性建立在“遵从丛林法则”的基础上,那就不可能不扭曲。因为丛林法则的最终目标就是“争”,而且是无视对错的“争”。

鼓吹狼性的社会肯定不值得留恋,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好好做个人都会被视为错误和“无能”,可是,做个人不好吗?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