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維吾爾族人被迫加工漁產品 全球海鮮供應鏈遭污染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然而,至今仍有一個行業未受到足夠關注,那就是海產品行業。美國約 80% 的海產品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根據阿拉斯加鱈魚生產商協會(Genuine Alaska Pollock Producers)的數據,美國公立學校供應的魚條有一半在中國加工。然而,由於漁船、加工廠和出口商之間的多次交接,各國難以追蹤進口海產品的確切來源。此外,外國記者通常被禁止在新疆進行報道,中國互聯網上有關維吾爾族勞工的信息,也常被審查人員刪除。


為了深入了解這一現象,法外海洋項目(The Outlaw Ocean Project)在過去四年裡進行了廣泛調查,首次揭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強迫維吾爾人勞動的體系。這個體系為全球提供了大量海產品,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沿海的加工中心—— 山東省。為了核實使用維吾爾族強迫勞工的海產品加工廠的位置,項目研究人員審閱了數百頁公司內部通訊、當地新聞報道、維吾爾族證詞數據庫、貿易數據以及衛星和手機圖像。他們還觀看了上傳到互聯網上的數千段視頻,其中大部分來自抖音(TikTok的中文版),並驗證了發布者最初是在新疆注冊的。此外,他們邀請專家分析了視頻中使用的語言,並派遣調查人員實地考察了部分工廠。

法外海洋項目審查的所有現有證據都指向一個令人深感憂慮的情況。 一位處理維吾爾族勞工問題的律師Sarah Teich說:“這項關於海產品和勞動力轉移計劃有關的發現,直接將維吾爾族所遭受的虐待行為與全球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




中國政府官方抖音賬號在2023年上傳的一段視頻,展示了喀什當局的一次勞動力轉移。 (抖音, Kashgar Media Center/法外海洋項目)

疫情造成“巨大生產壓力” 被“轉移”的新疆勞動者


轉移工作通常始於一次敲門。隨後,由當地黨員幹部組成的“駐村工作隊”入戶開展“思想工作”,勸說維吾爾人自願參與政府項目,其中一些項目涉及遷居。

官方聲稱維吾爾族工人對就業機會心懷感激,這對一些人來說或許屬實。然而,喀什地區維穩指揮部 2017 年的一份機密內部指令揭示,拒絕工作調動者可能面臨拘留。曾茲(Zenz)透露,一位喀什婦女因需照顧兩個幼子而婉拒工廠工作分配,結果遭到拘留。另一名拒絕調職的婦女則因“不配合”被投入牢獄。


新招聘的工人被集中起來後,會獲得工作崗位。今年2月,1400名維吾爾族人在新疆西南部一個前拘留營參加了一場“招聘會”。一段類似活動的視頻顯示,人們在身著軍裝的官員監督下簽署合同。大多數人通過火車或飛機被轉移。世界500強企業新疆中泰集團最近組織了10萬名工人轉移至和田地區。(中泰集團未回應本文的置評請求。)

有時,轉移勞動力的動機源於企業對勞動力需求。2020年3月,中國領先的海鮮捕撈和加工企業之一赤山集團發布了一份內部簡報,描述了疫情造成的“巨大生產壓力”。同年10月,當地公安局反恐支隊和負責勞動力轉移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黨員幹部,兩次與企業高管會面,討論如何為企業尋找更多勞動力。隨後不久,赤山公司同意加快向其工廠轉移勞動力。赤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善強(Wang Shanqiang)在一份企業通訊中表示:“公司期待著新疆農民工早日到來。”(赤山集團未回應置評請求。)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