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景區招野人,一天100元,"電話被打爆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為了更接近角色,扮演者常常需要光腳出演/ 南風窗記者黃澤敏 攝??


余洛和韋佳琪屬於第二批野人扮演者。近期,苗寨出了新的舞蹈節目,鍾詩美那批扮演者有不少人白天都需要去排練舞蹈,只能暫停兼職,她們由此頂上。

8月3日那天,那盒60g的植物炭黑快要見底。新貨未到,他們只能暫時先用木炭塊“變裝”。木炭在上色過程中與皮膚摩擦,感覺微疼,洗起來也更費勁,“要用力擦”。若想洗得幹淨,慢的話可能“要10分鍾”。


這份工作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午飯時間是可以完全忽略游客的休息時間。因為員工的家就在附近,景區並未提供午餐。韋佳琪通常從家裡帶飯上山,放到中午再吃。或直接備點面包墊肚子,下了班再回家吃飯。到家早已饑腸轆轆。

實際上,“野人”的自由有一定限度。如扮演者不能說話,不能在扮演過程中嚇到老幼群體。

野人扮演者一直記著這些要素。於是,遇上小孩和老人,他們會收斂起“野”性,降低嚎叫聲,或是直接不出聲,只是揮揮手。但橫亙在游客與扮演者之間的尺度並不好掌控。



遇上小孩和老人,需要收起“野”性/ 南風窗記者黃澤敏 攝?

曾有一次,一群帶著小孩的游客經過。看見來人,韋佳琪一行人習慣性迎上前。人群中傳來小孩的哭聲,他們才意識到有兒童,頓時停止嚎叫。


但這樣的行為還是激怒了其中一位母親。她將臉懟在韋佳琪跟前,用更大的音量朝著她尖叫,並怒吼著“不要嚇小孩”。

尖叫聲穿透耳膜。韋佳琪被嚇得連連後退,往一旁躲閃。對方又朝著別的扮演者持續尖叫和怒吼。

混亂持續了大約幾分鍾。待那位游客的身影完全走遠,一行人才緩過神來。復盤結果是只能更加謹慎。畢竟,光是“野人”造型就可能讓兒童誤以為真,從而受到驚嚇。


游客同樣不一定能把握好與扮演者之間的分寸。



扮演者與游客的互動需要把握分寸/ 南風窗記者黃澤敏 攝

扮演者潘景逸身材不高,是個身材偏瘦的男孩。在扮演野人的過程中,他需戴上橙紅色假發,用蓬亂的假發蓋住臉。曾有游客把他誤認為女孩,打趣說著“好漂亮”,欲上手掀開他遮臉的假發。

余洛也曾被陌生人掀頭發。她不止一次從發縫中看到伸向自己的手,有時是年紀大的男性,有時是不懂事的小孩。她反感這種行為,但“沒有辦法,規定不能講話”。感受到冒犯時,扮演者習慣擺手表示拒絕。識相者會停下動作,也有人置若罔聞。

脫不開的服務屬性提醒他們,扮演者不能與游客發生沖突。不悅的情緒只能被默默吞下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