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復制鄭欽文:為學網球花掉深圳中心一套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93%的孩子不打網球比賽了,究其原因,他們此前的訓練模式、教練水平、身體能力開發都已經跟不上比賽強度,而參加頂級賽事起碼需要兩年的沉澱式職業訓練。”郭京濤推算,如果16歲還留在職業賽場,12歲前後就要打出成績,那麼最晚八九歲時就要想清楚是否走職業道路,“競技體育就是這麼嚴酷。”


王繼宏說,對於繼續堅定進行職業賽訓的家庭,“以一年打20周左右比賽計算,只是差旅食宿費用,就要二三十萬元,如果再加上訓練費,這個數字只會更高”。

一位在青少年體育培訓領域工作三十多年的資深從業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國內賽事打到一定程度,要想辦法送孩子去歐美網球學校集訓,參加國際青少年網球比賽,男子拿到前3名,女子拿到前6名,基本就算踏上了職業這條路,否則還要花更多時間、資金來試錯。


當網球選手踏上國際比賽征程,資金投入注定將成倍上漲。據IMG學院官網顯示,根據報名年齡和課程不同,2024—2025 全年網球學費從 6.94萬美元到 9.39萬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幣約49萬—67萬元。

“加上比賽、食宿、裝備、穿線、治療、請私教等開銷,每年實際支出費用輕松過百萬人民幣。”王繼宏提醒,其中很大一筆支出是用於“開小灶”的,在常規訓練之後,通常還要請一對一私教。

男單名將吳易昺的母親吳芳曾坦言,吳易昺幼時學球花費不菲,15歲之前的花費就已經超過100萬元,而此後歷年的訓練和比賽花費,加起來也超過了1000萬元。剛剛在巴黎奧運會奪得網球混雙銀牌的男網選手張之臻,其父親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談到,培養一名打進世界前100名的網球選手要投入約2000萬元。

職業網球運動員的培養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輕易承擔的。去年獲得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網球女子單打金牌的小將張瑞恩,年僅15歲,其父親張義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女兒從3歲半開始練球,到12歲前的投入已經花掉深圳市中心的一套房子。

賭一個未來


巴黎奧運會結束後,隨著中國選手突破女單冠軍和男女混雙亞軍這兩項紀錄,“大眾網球呈現出井噴式爆發”。在武漢開辦俱樂部的鍾怡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近期來咨詢學球的人數甚至翻了一倍多。

出身於體育世家的鍾怡從7歲開始練球,22歲代表中國網球隊出征仁川亞運會,拿下銅牌。次年因手腕軟骨受損,回到省隊擔任教練,小小年紀便被學生稱為“鍾媽”。如今自己創辦的俱樂部挺過最艱難的三年,仍在辛苦堅持,鍾怡“希望發現和培養優秀運動員”,但現實是,目前還沒遇到堅定走職業道路的學生。

“孩子自身適合並能走職業道路,家裡也願意支持孩子走職業運動員道路的並不多。”鍾怡說,來咨詢的家庭多數將網球作為興趣培養,但大眾網球只是前期基礎,訓練到一定程度,快樂網球和競技網球是無法並存的。


鍾怡自己就是最好的案例。她小學畢業便入選湖北省隊,師承余麗橋,是鄭欽文的師姐,她們和“余指導”的其他學員一樣,訓練“從難、從嚴、從實戰,且大量”。競技體育的成績是拼出來的,得吃得了苦。

從業26年的郭京濤也有同感,“想復制鄭欽文成功的家長很多,但真能下決心走職業道路的人太少”。郭京濤解釋,職業網球培養,意味著孩子可能要放棄常規的文化課學習、放棄家人的時刻陪伴、獨自面臨艱苦的訓練,幾乎傾盡家財,賭一個未來。

相比於走職業道路,更多學員和家長選擇了“專業網球”,即通過比較優異的網球成績申請國內外一流大學。郭京濤以超達網球俱樂部的學員構成為例,二十多年累計培養了上千名學員,900多人選擇了“申學”,而在國際網球聯合會(ITF)、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和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上有排名的球員不到5%。

“作為培訓網球選手的主體,俱樂部承擔著發現、培養和輸送職業球員的功能。”郭京濤介紹,俱樂部大致可分為興趣培養、青少年職業網球培訓和成年職業選手訓練這三種類型。就青少年職業網球培訓而言,優秀的選手後期會離開俱樂部,這意味著培訓費只能停留在相對固定水平,培養的選手也多在相對固定水平。

俱樂部想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教練是最為核心的資產之一。郭京濤介紹,客戶看重教練而非俱樂部名頭,而優秀教練因稀缺而流動性極大,俱樂部很難固定優勢資產,疊加高昂的場地投入與人員管理成本。“國內俱樂部普遍面臨盈利難題,不利於長期穩定地進行專業培養。”郭京濤說。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