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多少跟風打卡的中產,被冰島秘境"坑"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作為中產旅行探索世界的目的地之一,冰島一向很火。


由飛機舷窗向下望去,會看見巨大高聳的冰川延至大地,在接近海邊的地方變成一塊塊破碎的“白色浮島”;也會看見白雪皚皚的凍原與海岸不斷拍打的、幾乎垂直矗立的雜黑懸崖。在諸多作家的描述中,冰島是一片混雜著荒野與勁風的土地。

但冰島對於中產的吸引力,遠遠不只是極寒風光。當文學影視作品構築起旅行者對“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綺麗幻想,它亦被賦予了許多冒險和奇幻的意味。


冰川徒步、冰洞探險等活動也成了冰島旅行清單上一定會被勾選的選項。 這些高度成熟的商業化戶外項目,似乎讓冰島成為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可以用最小限度的風險來洗除班味,實現無痛探險的勝地。

但關於冰島的探險體驗,並非總像社交媒體上展現出的一般美麗無害。8月25日,冰島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的一座冰洞坍塌,造成正在參觀的23名游客中1人死亡、1人重傷。



△事故發生後當地組織救援。 (圖/Vilhelm Gunnarsson / STOD2/ AP)

重返冰川時代,有時只是聽上去很浪漫。

冰火交織的冒險勝地

冰島,一直是探險的勝地。


這裡有句幾乎可以稱為國民精神綱領的俗語——“Thedda Reddast”,大概意思是“總會解決的”或“船到橋頭自然直”。法國啟蒙運動作家孟德斯鳩認為,每一個偉大民族的個性和歷史,都可以透過它的氣候得到解釋。

冰島人酷酷的生活態度,同樣與他們所處的氣候環境密切相關。作為《冰與火之歌》的取景地之一,冰島也許是世界上最有資格詮釋“凜冬將至”的地點之一。冰島作家約恩·卡爾曼說冰島是一片荒蕪之地,“年景不好的時候,這裡幾乎無法居住”。

在他眼中,冰島的山很暴躁,每個坡都能致命,淒厲的風帶著憤怒把刺骨的寒氣一股腦地潑向人們,雨水在火山的熔岩裡消失。人在殘酷的自然中顯得渺小,天地之間的距離也很遙遠。


在如此冷冽的環境中長大,冰島人也許是最具有探險基因的城市居民。 作家嘉倩曾在冰島工作生活,她曾問過身邊的冰島朋友:如果火山爆發了,怎麼辦?

當地人豁達地將火山爆發視作一種景觀——“有些人說,上次火山爆發時他們坐直升機去看了岩漿,很壯觀,但忘了在火山前拍全家福,這次再有機會去,要帶個好相機;有些人說,火山爆發會讓冰島的旅游業更發達,吸引更多游客來玩”。

豐富的地貌和奇觀,也讓冰島成為“被探險聖體”,每年都有大量前往冰島開啟探險旅程的旅行者,而這樣的探險風潮,甚至能追溯到1630年。

1630年,間歇噴泉“蓋歇爾”(The Great Geyser)出現在歐洲人的文字記載中。彼時,許多歐洲探險家專門漂洋過海來冰島看它表演。在記載中,“蓋歇爾”最厲害的一次曾經把水柱噴到170米的高空。

冰島當地為旅行者開辟了大量在別處絕無僅有的“探險項目”。比如,冰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允許旅行者進入火山內部徒步探險的國家。寫出《地心游記》的凡爾納並沒有實地前往冰島火山,而游客們倒是有機會走進“地球中心的入口”。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