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秦暉:深挖義和團的真相,是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過去一般著述談到義和團,都視為晚清社會上“反洋教”斗爭形成的最高潮。但從辛亥時起,一直有人認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 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來這種聲音逐漸成了主流。


例如最近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體大工程十卷本《中國近代通史》第四卷,對義和團運動的整個敘事就不像過去那樣前面大講一通反洋教運動,從西林教案、天津教案、巨野教案一直帶出義和團,而是從庚子前一年的“己亥建儲”講起,把戊戌政變、己亥建儲、庚子國難、辛丑國恥清楚地連接成一個邏輯因果鏈。

戊戌政變慈禧太後鎮壓了康梁改革派,為了防止後者東山再起,慈禧曾動過廢黜光緒帝之念,但列強既出於維護其在華利益的私心,也確實在價值觀上同情變法,因而明確地幹涉清朝的內政,阻止廢立圖謀,慈禧不得已改為立守舊派控制的儲君“徐篡大統”。


而國內改革派輿論則在列強支持下抗議清廷“名為立嗣,實則廢立”。這就是“己亥建儲”。

這一切嚴重激化了慈禧的反西方情緒。但是她又不敢公然與列強決裂,於是希望借“民心”來為她火中取栗。而義和團就是她選中的工具,“義和團之所以在那麼短時間裡迅速發展成長,除了官方的縱容、默許、支持外,也與官方試圖將他們‘官方化’有關”這就導致了“庚子國難”,並繼而使列強有借口發動大規模入侵,導致辛丑國恥。

以往對義和團有兩個基本評價:贊賞的說它是“反帝”的“愛國主義”壯舉,厭惡的說它“愚昧”、“迷信”、“盲目排外”。但就我看到的有限資料而言,我對兩者都頗有疑問。

說到“反帝”,義和團究竟消滅過幾個“洋兵”?不管是進攻被圍的使館區與教堂,還是阻擊進攻的八國聯軍,史料中記載的列強軍人傷亡量少不說,僅有的傷亡還基本都是清朝官軍的戰果。

盡管許多今人著述籠統地宣傳義和團“英勇抗擊”洋鬼子,史料中也確實有大批團民死於洋鬼子炮火下的記載,但是除了1900年5月18日廊坊車站義和團與聯軍作戰中擊斃4名意大利兵外,實際並無一條義和團殲敵的具體材料。

相反,初期團民戰而不效,中期以後則普遍避戰怯戰的記載卻很多。見於敵方的如“環繞予等之外者,但有中國之軍隊,不見拳匪之影”。


見於清方者,如“日以仇教為名四出搶掠,並不以攻打洋兵為心”。“交戰之先約彼相助,乃借口時尚未至,或雲日幹不利,任意推諉,已非一次。即至進戰,……義和團已不知去向。”“其素稱為團首者,迄今多日,終未見來。逃遁無蹤,無從再為整頓”。

今人的研究也指出:“義和團與聯軍的正面沖突並不多。”如後所言,出現這種情況並不能苛責團民,清廷對之也實在不仁不義。但無論如何,義和團的戰績並不足稱道。

非軍人的洋教士,義和團倒是殺了一些,不同的記載大約就是200來人吧。而死於義和團之手的,98% 以上都是中國人,主要是中國基督徒即所謂“教民”,乃至疑似教民。


其數按教會方面的說法有兩萬三千多人,這是確實的教民。而按其他史料的說法,僅在“奉旨造 反”期間,“數十萬人橫行都市,夙所不快,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這是包括疑似教民的冤死者。

義和團高潮時,進京團民據說達十數萬乃至數十萬,但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他們似乎都一哄而散,既沒見激烈抵抗,甚至也沒見來不及逃走大量遇難如後來抗戰時的“南京大屠殺”的。

都說清廷“賣國”,可是在這場災難中,清軍官兵反侵略而陣亡、自殺,英勇就義的真是不少,僅就督師統帥和提督、總兵、統領、副將等高級將領就有李秉衡、裕祿、聶士成、羅榮光、李大川、鳳翔、保全、承順、崇玉等一大批,幾乎每戰必有死將。真正要說體現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英雄精神的,應該是他們。

可是“愛國”的義和團呢?陣亡的團民自是不少,可那些大師兄、大師姐(指紅燈照)和“老師”們,如張德成、曹福田、林黑兒、閻書勤、趙三多、李來中、李長水、郝殿軍、任濟復、姜晉華、李昆、胡蘭生、楊壽臣、劉呈祥、應天祿、李七、韓以禮、王德成、張鴻、陶洛五、劉喜祿、張海等留下姓名的上百人,或者遁去不知所終,或者事後被搜捕殺害,或者根本就是洋人入侵前在國內沖突中死亡,竟沒有一個是在與洋人對抗中陣亡或失敗自殺的!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愚昧”了。義和團“愚昧”嗎?“迷信”嗎?“盲目”嗎?我看也未必。

一般團民難免有愚昧的,但是那些大師兄們沒一個陣亡,是他們真的“刀槍不入”?如果是,他們怎麼沒贏?如果不是,那麼他們真的“迷信”這一套嗎?如果“迷信”刀槍不入而實踐之,他們又何以不死呢?還是他們根本就猴精猴精,“迷信”雲雲本來就是裝的,他們根本就不會一試?請看當時的記載: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