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秦暉:深挖義和團的真相,是什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團與洋人戰,傷斃者以童子最多,年壯者次之,所謂老師、師兄者,受傷甚少。


傳言童子法力小,故多傷亡。年壯者法力不一,故有傷、有不傷。老師、師兄則多神術,槍彈炮彈近身則循衣而下,故無傷。

人多信之。有觀其後者,歸語人曰,臨陣以童子為前隊,年壯者居中,老師、師兄在後督戰,見前隊倒斃,即反奔。


多麼精明的“老師”、“師兄”,誰說他們“愚昧”?在這一點上義和團與太平天國還真是不同:太平天國還真是“迷信”,天朝將士包括重要將帥,虔信“天父”、慷慨“升天”者也幾乎每戰必有:從起義之初陣亡的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直到1868年太平軍余部在廣東最後一戰中重傷而死的統帥汪海洋。

可是義和團運動中就看不到這種情景。庚子事件中的許多場景,憑“愚昧”說、“迷信”說是沒法解釋的。就說那西什庫教堂吧,40個洋兵守著,數萬義和團與清軍從6月到8月圍攻兩個多月之久竟然打不下來!而且與圍攻使館區不同,對使館的圍攻慈禧是半真半假,暗中要“保護”的。

對教堂就沒有這一說。非武裝的教堂燒了不知多少,圍攻西什庫自然也是真的。而那時又沒有機槍,40杆單響槍有多大火力?要論洋槍外面的圍攻者也要多得多呀。

再說西什庫的周邊環境大家也知道,既沒隔著河溝,又沒隔著大廣場,假如真的“迷信”刀槍不入,就憑著一股“愚昧”從街對面一沖鋒,哪怕前仆後繼犧牲一批也就沖過去了,怎麼會兩個多月愣是沖不過去?當年英國鬼子戈登在中國號稱常勝軍,到了非洲的蘇丹,碰上不要命的“愚昧”馬赫迪兵,腦袋不也就丟了?

說實話,還就是並不“愚昧”的圍攻者,才造就了如此景觀:守者槍一響,攻者如鳥獸散,“迷信”者倒下一些,可惜有前仆而無後繼,因為絕大多數人包括大師兄們都既不迷信,也不愚昧!如是反復,西什庫能夠堅持到底也就不足怪了。

總觀義和團運動,基本是官慫則興,官壓即滅。義和團起自山東,可是山東官府一彈壓,後來也沒聽慈禧那一套,庚子時那裡就沒什麼動靜。

山西本無義和團,但巡撫毓賢一鼓動,庚子時那裡的“忽然團民”殺人就最多。老佛爺有賞,京城突現團民“其眾不下十數萬”,六洋鬼子臨近,如此多團民又“盡都拔旗拆棚,掩門潛逃”。


庚子年國難波及地區,無武裝的教堂基本都遭毀滅,有武裝的雖有被攻破者,更多的還是如西什庫那樣得到保全,團民常常繞著走。

真正凶殘不法的武裝教民(確實有)大多安然避過庚子,而大量手無寸鐵的無辜教民,甚至根本不是教民而被仇家、貪家捏指為教者卻大量死於非命!整個庚子國難中,少量洋兵基本死於官軍而非死於“神團”,死於義和團者幾乎都是中國人,而義和團的死難者,尤其是老師、師兄們,死於中國官軍官府鎮壓者也遠遠多於死於侵略者槍下。

那時不僅大師兄們難得“愚昧”,慈禧老佛爺也是“理性”的不得了。過去都說她下詔向所有列強同時宣戰是發瘋了。

後來有史家考證發現:其實那宣戰詔書根本就沒有遞送給列強(不是不懂規矩,時至庚子,宣戰這一套洋程序清廷很清楚)。


慈禧只是在朝廷上“內部傳達”了一把,意思是我既然“反帝”了,你若違我之意,那就是“帝國主義走狗”,殺你沒商量!這種所謂“對內的民族主義”,沒有高度的“理性”,豈能想得出來!

同樣“理性”的老佛爺與大師兄們的關系也很微妙。盡管總的來說團民比教民要“傳統”,從“階級觀點”看也是教民更具“貧下中農”色彩,間或有“發洋財”的痞子,但官紳則是不會有的。而團民主體固然也是“貧下中農”和痞子,卻有官紳的參與,高潮時更是“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優隸卒,幾無人不團”。

但是整體上義和團始終沒有真正官方化,基本還是“民間組織資源”。而我們的帝制本質上是容不得這種東西的。

當朝廷“主剿”時,有人說義和團源出白蓮教,後來有人辯稱不是。義和團自己更是拼命洗刷,“奉旨造 反”期間甚至經常檢舉、捕捉疑似白蓮教的百姓送官殺戮,以表心跡。

但其實是否源出白蓮教並不重要。真是白蓮教又怎樣?曾有人認為歷史上白蓮教多為造 反者所奉,必有異端教義。

後來有學者把《廬山蓮宗寶鑒》等白蓮教經典看了個遍,說是正統得很,沒找出什麼“反骨”來。其實中國朝廷鎮 壓白蓮教與西方中世紀基督教政權鎮 壓異端完全不同。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