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留学生: 关闸!多国对中国留学生下逐客令?最担心的来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美国知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瑛教授(Jane Wu)在位于芝加哥的住所内服用过量药物自杀身亡的消息震惊了美国学术界。


她研究的RNA剪接生物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学术成果,一直处于国际生物界的引领地位,突然的离世让人不禁想到了2018年,川普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中国行动计划”的政策,因其被列为调查对象,导致实验室被迫关闭,基金申请也受到了限制,这对于学术研究人员来说是遏制住了咽喉。

缺少学术平台和学术经费,研究难以为继,可以说是变相谋杀。


这种针对华裔海外学术群体的负面政策,对于手无寸铁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残忍的。而这也开始引发大家讨论,最近几年,似乎热门的留学国家们都开始同步限制海外留学生数量,尤其是中国留学生。

留学申请的难度增加到停留时间缩短、限额的留学生配额,留学中介的费用也开始水涨船高。

最近,一封限额令让10万中国学生奔赴读澳洲八大的时代成为过去时,而政府签证配额限制也让加拿大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留学签证通过率只有可怜的2645人。

美国就更狠,直接在专业上进行限制,一向很慷慨给offer的美国加州大学系统(UC系)今年直接推出“双标”,针对加州内和加州外的学生两套体系——“高筛选性专业”( Majors with Selective Status)名单,让申请季开始变得越来越难。




很多留学中介机构都表示,接下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将会是中国留学生的寒冬,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

中国留学生就是冤大头?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2024年1月22日宣布,将在两年内限制进入该国的外国学生人数。

很多国人看到热门留学国家的缩限政策的时候,都会很敏感地直接认为,这是针对中国留学生开的规定,其实不然。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的确对很多热门留学国家来说就是主力军,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进入到20世纪以来,中国留学生就一直是国际生源的保证,所以政策一旦对留学生不利好的时候,首先被波及的肯定是中国留学生。



但是理智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高校不可能总是围绕那些热门的专业来运作,而且热门专业也在不断的变化中。随着本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变化,针对热门专业设置高门槛,一方面可以吸纳筛选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质量。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_TODAYMOSTREAD
    温哥华最好吃越南粉店汇总 很美味
    不幸 BC自行车赛车祸华裔女子丧命
    避海啸豪华游轮匆忙离港 游客懵了
    Costco门店加国vs美国 同卡价不同
    通胀放缓BC房市回升 大温房价上涨
    大温Costco推新规 廉价热狗成奢望
    释永信亲吻李湘画面曝光,曝在郑州
    上任仅1天,印乐法师和美女大量合
    太平洋强震引发火山爆发 火光冲天
    华裔妹子家训火了 网友狂夸中国老
      _TOPIC_MOSTREAD
    11岁远行 400万投入 低龄留学的家
      随时阅读新闻

    加西网微信

    大温优惠小红书

    温哥华地产中心微信

    Android: 加西网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1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