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美博弈: 迎来百岁生日的卡特:致力于中美两国不产生冲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我真正见到卡特是在1991年,当时我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读书,卡特离开白宫后就一直是这所学校的杰出教授,会给本科生和国际学生上课。我在他与国际学生见面时提了一个和台湾相关的问题。他给出的回答是:“尼克松说只有一个中国,但并没说是哪一个中国;我说只有一个中国,而这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句话不无诙谐,但也生动道出他和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方面的区别。


后来我来到位于亚特兰大的卡特中心工作,卡特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我也会向他做工作汇报。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两次直接接到他的电话。第一次是在2010年,当时已是下班时间,他的秘书突然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卡特要和我通话,我心想一定是有急事。卡特说,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给他打了电话,说深圳富士康的苹果代工厂出了事,希望卡特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考虑到我是卡特中心的中国项目负责人,卡特就来询问我的意见。


和卡特第二次直接通话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基本不来中心了。当时拜登已经当选美国总统,但尚未入主白宫。接到电话时,我们所有的项目主任正在开会,卡特说现在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签证比较困难,他问我是否认识拜登团队的人,希望能帮他传达这一关切。

我并不认识拜登团队的任何人,我向他建议,最好的办法是由他本人给拜登写信。结果不到一天,卡特就准备好了信件。由于卡特中心总裁亚历山大和已被提名为国务卿的布林肯熟识,就通过布林肯把信转交到拜登手上。后来拜登发布行政令,减少了对中国留学生赴美的签证限制,与卡特的这封信有一定关系。

还有一次印象深的接触是2009年,恰逢中美建交30周年,卡特前往中国参加庆祝活动,当时除了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前政要,所有在世的历任美国驻华大使和总领事都去了。访问最后一站是上海,中方安排我们住在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进行上海公报谈判的锦江饭店。飞离上海的前一天晚上,卡特邀请我去他的套房。进门之后,卡特说这次访问非常成功,对我做出的努力表达感谢。




◆2012年,卡特访华时,刘亚伟和卡特在北京饭店的合影。

《凤凰周刊》:你最近一次见到卡特是何时?


刘亚伟:应该是2019年1月18日。当时卡特中心在美国举办了第7届卡特中心中美关系论坛,卡特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发表演讲。时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是与会中国代表团的团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也出席了这次活动。

同年6月,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成立,决定向为中美关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颁发中美关系卓越领袖奖,首届奖项就颁给了卡特。但在颁奖前一天,卡特在家中不慎摔伤,结果由他的儿子代为领奖。

卡特还会给中国领导人和重要会议的组织机构写信。比如,在2019年出席中美关系论坛后他马上给中国领导人写信,为如何稳定双边关系出谋划策。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也给中国领导人写了一封信,祝贺新中国在过去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2021年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卡特也发去了贺信。2022年卡特中心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吉米·卡特中美青年学者论坛,中方合作伙伴希望卡特能视频致辞,但由于当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太理想,最后以致信的方式代替。可以说,直到2023年2月18日进入临终关怀前,卡特始终在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和改善而努力。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2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