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任意子,3桃N士....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诺贝尔奖限定不超过三位。究竟给哪三位,要看诺贝尔奖委员会强调的“颁奖点“。比如,有几种可能:


Leinaas, Myrheim, 吴咏时(强调一般性理论 ; 考虑Wilczek已得过诺奖);

Leinaas, Myrheim, Wilczek(强调最早);


Leinaas, Myrheim, Halperin(强调最早提出理论或者具体实现途径;考虑Wilczek已得过诺奖);

Halperin, Wilczek, 吴咏时(强调较新的理论);

Halperin, Manfra, Fève (强调具体物理实现,即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实验);

其他组合。


吴咏时是犹他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他从北京大学(6年制)毕业后,任职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后赴美国。他对理论物理多个领域有重要贡献,与Thouless和Parisi的合作论文分别在他们的诺贝尔奖介绍中引用。如果吴咏时获得诺贝尔奖,就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在新中国接受完整教育的人,而且他做出这个工作时,是中国公民。

吴咏时的分数统计工作与杨振宁有关。工作内容受到杨振宁风格较大影响,也引用了杨振宁的论文,对这个领域的兴趣也受到杨振宁影响。1981年初,他从国内到杨振宁的石溪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访问半年。向杨振宁告别时,杨振宁交给他量子霍尔效应的第一篇实验文章,要他关注这个领域。吴咏时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一年后,又去华盛顿大学。在这里,他开展了分数统计和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


吴咏时老师是我亦师亦友的长辈、同事、邻居,我们相识多年,曾有过科研合作,更有很多交流。

Wilczek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2004年,他与Gross和Politzer因为证明强相互作用理论的渐近自由而分享物理诺奖。如果他今年获得诺奖,就成为继John Bardeen后第二位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近年来他也在中国兼职,在上海交大和中科大建设Wilczek量子中心。

Halperin是哈佛大学教授,对凝聚态理论有多方面贡献,包括相变,超导,反铁磁,量子霍尔效应,等等。我曾经和他聊过天,他说,他曾作为美国物理学会成员访问复旦大学,受到Madam Xie(谢希德)接待。

G. Fève巴黎高师的教授,Michael J. Manfra是普渡大学教授。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8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