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熱點分析:拼多多如何加劇中國的通貨緊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兩年前,當林雲雲(音)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拼多多上開始賣尿布時,她對該平台在價格上的糾纏不休毫無准備。


拼多多因提供折扣而深受中國消費者的歡迎,每當其他商家將價格降到低於她的售價時,平台就會給她發“警報”。林女士降價後,網站會在短時間裡促銷她的產品,但僅僅幾天後又會警告她,需要進一步降價,才能繼續將她的商品推薦給顧客。

“這個平台一直提醒我降價,”現年28歲的林女士說,她住在中國東南部城市漳州。“如果我再降價的話,就賺不到錢了。”


沒有哪家公司比拼多多更能體現中國目前的通貨緊縮問題。人們紛紛到這個網站購物,是因為這裡能提供驚人的折扣,該網站堅定不移地推行低價政策。拼多多是中國第二大在線零售商,也是那些推崇所謂“降級消費”的人的首選購物目的地,那是社交媒體描述中國消費者節儉生活方式的說法。

受看不到盡頭的房地產危機和勞動力市場衰退的影響,中國的消費者們正在減少支出,增加儲蓄。物價正在下跌,利潤也在縮水。企業不願雇傭更多員工或投資未來,這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經濟的擔憂。

在一系列不徹底的行動計劃未能提振經濟之後,中國政府終於發出信號表示正准備采取更積極的行動,盡管目前尚不清楚政府願意走多遠。上個月底,政府宣布了降息和其他重振房地產市場的措施,還采取了支撐股市的步驟。

盡管政府暗示將增加財政支出,讓中國消費者手中有更多資金,但尚未披露任何具體打算。研究公司榮鼎咨詢在一份簡報中寫道,雖然政策制定者們已表現出在經濟上采取行動的更大意願,但通貨緊縮壓力仍是有待解決的幾個重要問題之一。

GDP平減指數是衡量全社會經濟活動價格變化的經濟指標,中國的該指數已連續五個季度下降,這是25年來最長的連續下降。從根本上說,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不如主要的GDP數據顯示的那麼快,中國政府今年的GDP增長目標是5%左右。

政府把大部分的政策重點都放在支持生產和投資上。雖然這讓中國的工廠保持運轉,但也讓中國及其全球貿易伙伴淹沒在商品過剩之中。充足的供應正在幫助維持低價格。

這讓拼多多大有可為。由於中國人花在網上的錢越來越多,拼多多和其他效仿其成功經驗的電商平台上的降價已為通貨緊縮性經濟下行做了貢獻。據匯豐銀行統計,中國約60%的消費者購物發生在電子商務平台上,占所有零售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拼多多既是通貨緊縮的後果,也是通貨緊縮的原因,”香港科技大學公共研究學部實踐教授劉浩典說。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該平台的增長速度比其更成熟的競爭對手快,最近還以Temu這個品牌向海外市場擴張。拼多多稱收入在最近的一個季度增長了86%。但公司警告說,未來的利潤可能會減少,因為它已打算投入巨資,以支持“高質量”的商家。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是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曾表示,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裡覺得占便宜的感覺。

漳州的商家林女士說,今年早些時候,拼多多讓她加入了一個“自動價格跟蹤系統”,每當拼多多發現有更低價格的類似商品時,平台會自動降低她銷售的尿布的價格。她退出了這個系統幾個月後發現,平台又給她重新啟用了自動跟蹤設置。

拼多多沒有回復對本文置評的請求,公司曾表示,自動跟蹤的功能有助於提高商家的“運營效率”,同時向顧客提供價格更具競爭力的商品。

多年來,經濟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電商對定價的影響。

2010年代中期,經濟學家們開始提出被稱為“亞馬遜效應”的現象,即占主導地位的網上零售商亞馬遜有壓低其他網上商店和實體店價格的影響力。包括亞馬遜在內的幾乎所有零售商都會跟蹤彼此的價格,然後在價格根據市場情況變動時,用所謂的動態定價來調整自己的價格。

傳統觀念認為“亞馬遜效應”對壓低價格有幫助。但哈佛商學院的教授阿爾貝托·卡瓦洛在2018年提出理由說,電子商務正在讓價格對經濟沖擊(如能源價格上漲)變得更敏感。他指出,如果沖擊是通貨膨脹性的,價格會大幅上漲。

卡瓦洛說,中國也許正在經歷類似的、但方向相反的事情。經濟下滑造成的經濟沖擊正在帶來降價的壓力,而電子商務平台則在加大這個影響。

拼多多的成功已促使其兩大競爭對手阿裡巴巴和京東加入到降價競爭中來。



中國媒體報道,去年,阿裡巴巴的購物網站淘寶發起了一項活動,讓用戶將淘寶商家的價格與其他電子商務平台的做比較,並以此來對商家評分。價格更優惠的商家將得到更多的流量和產品曝光度。曾經以銷售高端電子產品聞名的京東也推出了一系列低價促銷活動。


中國監管機構而言,它已在今年5月制定了一項新規定,禁止網絡平台對商家的定價、交易規則和流量進行“不合理的限制”。

中國記者張卓寫了一篇題為《拼多多越好,時代越糟》的文章。這篇文章已被中國主要的短信平台微信刪除。她在文章中寫道,拼多多已讓購物者習慣於忽視品牌,尋找最便宜的商品。

張卓寫道,網絡商家“只有兩個選擇,要麼低價,要麼犧牲銷售規模”。

2018年,齊璐璐(音)開始在拼多多上銷售服裝配飾、毛巾、手機殼和充電線等商品,但她說該平台的要求已變得太過分了。

拼多多一直表示,如果她能把價格降到該平台的建議價,就能向更多的潛在客戶推薦她的商品。但她無法做到這點,因為建議價遠低於她采購商品支付的價格。

“以平台的建議價做生意是不可能的,”家住中國東南部城市深圳的齊女士說。

她說,拼多多的其他政策也讓商家很難賺到錢。比如,對產品不滿意的買家可以要求退款,而無需退貨。齊女士說,這種情況每天大約在她身上發生五次。

盡管如此,許多商家表示很難離開拼多多,因為客戶忠誠度高。

北京工作的辦公室管理員高寧(音)是拼多多上的一名購物者,他說,雖然他最初對使用該平台持謹慎態度,但發現在上面購買雜貨很方便。現在,他也從該網站購買衛生紙、垃圾袋、垃圾桶、洗潔液和貓糧。

“拼多多還是便宜一點,”他說。他發現同樣的商品在該平台比其他網站上便宜,因為“所有上拼多多購物的人都希望物有所值”。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