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股市: 震蕩下的A股:誰在趁低"上車"?誰在獲利了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經歷一日調整後,10月10日,滬指反彈上漲1.32%,站上3300點大關,收於3301.93點。但創業板、科創板繼續調整,創指跌2.95%;科創50跌4.38%。


市場出現分化,近3000只個股下跌,2000多只個股上漲。

其中,以中字頭代表的紅利品種領漲,包括煤炭、石油、銀行等板塊漲幅居前。


據記者了解,在國慶節後的A股港股大震蕩中,機構選擇各異,有機構忙著上車,也有機構“跳車”。

互換便利政策催化市場

10月10日,資金湧入中字頭為代表的高股息紅利板塊。

對此,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開盤前央行發布重大利好消息。

當天,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簡稱SFISF)”。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申報。

“這對資本市場意味著重大利好,增加了證券、基金、保險等機構購買股票的資金量。符合條件的機構可以從10月10日起申請。這一措施對當前資本市場尤為重要,因為在10月9日市場大跌之後,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次利好消息及時提振了市場信心。”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一位業內人士解釋,“這個政策本質上相當於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以1—2個點的成本從央行獲得一筆錢,然後用這筆錢去買股票。現在很多上市公司股息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5個點,甚至更高,也就是說這個操作大概率穩賺不賠,所以會推升中字頭為代表的高股息紅利品種股價上漲,這是今天大盤上漲的主要邏輯。”

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這政策相當於部分機構可以用便宜錢買股票,“肯定買高股息股劃算,因為風險小,吃利差”。但是其指出,現在還是在預期階段,市場熱錢是提前流入布局。

另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金融機構從央行借券後,大概率通過質押式回購的方式獲得資金,利好有穩定收益的高股息權益資產,“我們在關注這些金融機構加杠杆意願。”


事實上,當天有不少資金買入銀行、煤炭、紅利、上證綜指等相關ETF,比如煤炭ETF、紅利低波ETF成交量均達到近6億。

不過,當天,上證指數反彈1.32%的時候,創業板指數卻下跌2.95%。

對此,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認為,“創業板是因為此前漲幅巨大,積累了大量獲利盤,今天延續了昨日的走勢,繼續消化拋壓。”

劉有華指出,牛市最容易賺錢的階段,也就是無差別上漲的階段已經結束,接下來考驗的是選股與行業分析能力以及對市場節奏的把握。短期內,預計市場偏向震蕩或者小陽線,屬於震蕩蓄勢,為後面的拉升做准備。不過,牛市的邏輯依然存在,因此,市場在目前位置震蕩整固後仍有望繼續上攻。


有人加倉,有人減倉

在節後的這波A股和港股市場大震蕩中,機構投資者操作各異,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

一位節前滿倉港股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我們節後主要止盈為主,略有降低倉位。投資策略主要是配合根據市場只顧提升降低倉位,並提升投資人分紅。”

天朗資產總經理陳建德也表示,“我們在10月8日上午市場情緒最高漲時,減了一部分倉位,短期部分獲利了結。”但他表示,“我們計劃在市場相對平穩並且新的板塊主線走出來後,擇股、擇機加大倉位。”

陳建德認為,9月底是由熊市轉牛市的轉折點。在短期大漲、普漲後,市場會分化,將更關注企業利潤的成長。

三十三度資本基金經理程靚告訴記者,“我們整體上以持倉為主,10月8日降低了部分倉位,隨後在9日和10日進行了倉位回補,目前保持高倉位。本輪市場的投資機會並沒有結束,對市場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

其表示目前投資思路關注三類資產機會,一類是遵循以行業和企業的成長為基礎的估值投資,比如AI產業鏈(AI服務器、AI應用、AI消費電子)、新質生產力等,第二類是從政策和資金角度的方向,以自主可控為大前提的半導體、信創等,第三類是市值管理和高股息機會。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60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