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特斯拉: 智驾算力国产车加一起打不过特斯拉 厂商沉默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目前国内的打法来看,大家还是各种单打独斗,生态林立,华为封闭模式有他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


孙院士此前还指出:由于在算力方面美国对我国工艺和芯片带宽的限制,在算法方面国内生态林立很难形成统一,生态成熟度严重受限,在数据方面中文高质量数据匮乏,这些因素会使得追赶者与领先者的差距很难缩小,一些时候还会进一步拉大。

孙院士所谈到的算力方面的差距拉大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从智驾算力来看,特斯拉的AI5的算力大概会是7000TOPS,预计会在2026年量产,而2025年投产的英伟达Thor的算力是2000TOPS,一旦落地AI5,特斯拉就可反超英伟达。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智能电车很快会进入卷算力时代,不同的算力对应着不同参数规模的AI模型,意味着不同的能力。


伴随端到端及生成式大模型的应用,车企正加速向AI公司转型。在这场变革中,算力与算法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要素。芯片企业跟不上这个趋势会很被动,价格战也会随之开打。




如今从智驾算力来看,谈到与特斯拉的差距,厂商都沉默了。而孙院士话被应验,如何在芯片与算力差距上破局,我们可能真的需要避免各自封闭,打造开源生态,决不能仅限于华为模式。而发展算力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构建,这一步的推进,可能越早越好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