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變性: 性別可以被強行更改嗎?世上最成功變性人之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67年,美國巴爾的摩。不到兩歲的大衛·賴默(David Reimer)被推進手術室,這次手術將摘除他的雙側睾丸,這是讓他成為女孩的第一步。


這可能是全世界手術對象年齡最小的一例性別轉換手術,不過它並非出自當事人的意願。大衛在一次醫療事故中失去了陰莖,父母希望能趁著年紀還小,把事故的影響降到最低,讓他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與此同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性學專家約翰·莫尼(John Money)急需一個實例來證明他的主張:性別是後天塑造的,與生物學基礎無關。大衛還有一個同卵雙胞胎兄弟布萊恩,在莫尼看來,這對兄弟簡直是天賜良機,能幫助他完成這場史無前例的實驗。

莫尼和大衛的父母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他們打算把大衛的睾丸也切除掉,隱瞞他出生時是男孩的事實,就此把他當成女孩養大。


每個人都將得到幸福的結局,起碼在當時看起來是這樣的。

後天創造的女孩

大衛和布萊恩8個月大的時候,醫生發現兩個孩子包皮過長,建議父母讓他們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這本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小手術,但這次醫生們決定用電刀來切,這在當時還是一項新技術。不知是醫生錯誤操作,還是機器出了故障,電刀中的電流急劇升高,將大衛的陰莖完全灼傷。布萊恩的手術原本排在大衛後面,被立刻取消。

這次事故給年輕的賴默夫婦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直到幾個月後,他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了約翰·莫尼。

60年代正是美國平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時期,當時的性別研究領域進行著一場重要的爭論:性別究竟取決於先天的生物基礎,還是取決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莫尼是社會決定論(後天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接受性別轉換手術,被周圍的社會環境當作另一種性別對待,就能完美地適應新的性別。




約翰·莫尼|The Boy Who Was Turned Into a Girl

莫尼的觀點成為了賴默夫婦的救命稻草,而且他們覺得莫尼“看起來很聰明,很有魅力”。他們寫信向莫尼咨詢,很快得到了回復。莫尼強烈建議他們讓大衛把睾丸也切除了,將他作為女孩養大。在當時,陰莖重建手術尚未發展,莫尼認為再造陰道比再造陰莖成功率更高。莫尼告訴這對父母,可以用人工合成陰道和雌激素補充劑讓大衛擁有女性的外貌,要想讓孩子將來能夠與異性結合,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樣的手術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賴默夫婦同意了。

而莫尼對這對兄弟的關注也並非是做慈善,在他看來,這對同卵雙胞胎兄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大衛和布萊恩有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家庭環境,是最好的對照組。莫尼相信,在對照組布萊恩的對比下,大衛將有力地證明性別與基因無關,由後天決定。

“史上最成功變性手術”

手術之後,大衛改頭換面,更名為布倫達(Brenda)。按照莫尼的要求,賴默夫婦定期帶著雙胞胎接受他的評估,為他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拍下對比照片。1975年,莫尼發表了病例報告,宣稱改造很成功:布萊恩調皮搗蛋,喜歡玩小汽車和玩具槍,是個普通的小男孩;而布倫達穿裙子,玩洋娃娃,成了真正的小女孩。


1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