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北京: 北京暴力救市月余 人造牛市能走多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自從中國人行9月24日“暴力”救市後,股民宛如過山車。近日“95後碩士炒股一月狂賺112萬”、“#A股又一只10倍股誕生”股市傳說頻上熱搜,“人造”牛市還能走多遠?


一名95後碩士程序員在股市狂賺112萬的消息上了熱搜,吸引超過上億的閱讀量。這名碩士生錄制了一段視頻解釋投資資金來源,一部分是岳母慷慨解囊給了100萬,另一部分是工作攢下的50萬,一共是150萬。“運氣比較好,有一支股票連續13個漲停板,一下子賺了110萬,是不是聽起來像做夢一樣?沒錯,我自己也以為在做夢。”

不過,這名程序員特別提醒大家,自己運氣成分居多,千萬不要盲目效法。相關新聞留言相當踴躍,有酸民留言,“我們和他的距離只差一個多金的丈母娘”,也有老股民示警,“出現這個標題時,老股民應該都很害怕了”、“新的股神類的新聞出現,風險等級提升至五顆星。”還有人笑稱,“大盤被月賺112萬的新聞嚇崩了!”


中國人行再推量化寬松 股市反應冷淡

中國人行上個月24日推出降准、降息等救市措施後,28日啟用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工具,每個月操作一次,期限不超過一年,部分輿論解讀是另類量化寬松(QE)。周一當天上漲0.68%,但周二(29日)就下跌1.08%,跌破3300點整數關卡。

中國獨立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刺激政策對股市確實有幫助,因為中國股市本來就與宏觀經濟和微觀企業關系不大,只要有資金、政策拉抬,股市就會漲,它的走勢是脫離基本面的。

他強調,中國自有股市至今,從來都與基本面無關。“如果不是真金白銀投錢,股市就死給你看。現在是政府老是失信,像是養老保險從15年延長到20年,經常違約、不講誠信。現在股民不是胃口養大,而是學精了,不見兔子不撒鷹(意指沒有出現明確的目標,就不會采取切實的行動)。藥不能停,停藥就死給你看,這是舍本逐末、不是治本之策。”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中美經濟工作組第六次會議後,對媒體表示,中國近期宣布一系列的刺激經濟措施目的是加大宏觀政策力度,以擴大內需及實現今年5%左右的GDP目標,他並預告,“此輪政策規模將會是相當大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指出示,從時點上,中國人行挑在9月14日美國降息之後, 才選在9月24日采取一連串降准、降息措施;若是中國太早降息,資金很可能都流向美國

他認為,中國政府這一波的救市政策,主要是針對低迷的經濟與持續不振的房地產市場。自疫情解封以來,中國無論是工業生產與消費經濟數據每況愈下,房地產拖垮了內需和投資動力。


“這種政策短期靠寬松、長期靠創新。日本美國形成強烈的對比。日本過去30年來依賴寬松政策,但缺乏創新,經濟持續低迷不振。這次日本眾議院大選,執政的自民黨甚至席次未能過半。然而,美國則不同,美國經濟模式短期寬松、但長期靠創新。因為寬松政策意味大量的負債,這些錢最後一定要靠創新的企業來還,”他補充說。

孫明德認為,“接下來就要觀察資金未來能否流向創新產業”。如果中國只是刺激股市,不需要花這麼大的力氣。由於過去中國民眾長期投資重心都集中在房地產,這一波政策短期目標,應是引導民眾棄房轉股,將資金從房地產市場轉移到資本市場,財富配置房地產的比重能從7成降至5成,並拉高股市的比重。

其次,他認為此舉也意味中國經濟政策的重心轉向,過去中國股市資金大都集中在茅台、中石油等傳統產業,所謂的新質生產力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中國希望資金逐漸流向創新的高科技產業,特別是過去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現在回中國股市上市。這次政策做大股市後,促使這些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而非依賴銀行貸款,借此培育更多的本土科技產業。

孫明德:“接下來不只看11月人大常委會會議,甚至是明年兩會前,中國應該會逐步推行更多刺激政策,除了常見的寬松政策外,更多的是讓資金往科技業流動,讓經濟均衡發展。短期靠寬松,長期靠創新。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的動能,最後就會像日本一樣,搞到自己破產。”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