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父母的養老 成了海外獨生子最深的痛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對比父母在自己家裡,出門周圍有四個大超市、兩個露天菜場,爸媽在那些地方買了二十多年的東西,哪家超市的折扣最給力、哪個攤位是八兩秤、第一波韭黃下來要去哪裡買最新鮮、哪家賣牛肉的老板會給我爸內部優惠,這些都是他們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累積起來的經驗,見證了父母幾十年的人生軌跡,是活過的痕跡、更是感情的投放。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自己定居美國後給父母辦了綠卡,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原本以為這對父母養老是周全之策了。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住院,父母不會英語也不會開車,送醫就診、住院陪護和醫生溝通、做決定都得她親力親為。所幸爸爸恢復得好,不久就出院了。但那一周,她的工作基本全廢了。

饒是如此,父母還有些怨言,怪她請假不及時、預約等太久……抱怨著如果在國內自己就過去了,怎麼找你帶看病就這麼難。朋友也是滿心委屈。




《往生刑》劇照

國內看病,父母習慣了找熟人、家人全程陪護、住院守床,這些習慣與國外迥然不同,對於奔七、奔八來美國養老的父母來說,心理上不邁過這個坎兒,在異國他鄉的晚年生活會很不自在。

更何況,還有醫保這個最大的難題攔在父母跨國養老的路上。


實事求是地說,美國的醫保福利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尤其是針對65歲以上的、低收入老人,只要你身份合法,可以申請的保險和福利選擇不少,基本交不多的錢就能解決生病住院手術等問題。(當然看個人收入、稅收和每個州的情況,福利會有不同,有些州每個月不到10美金就能享受好的醫療、有些州可能要幾百美金)。但對於父母的退休金和子女收入都是普通水平的家庭來說,醫療開銷依然是一筆不菲的負擔,畢竟超過1:7的匯率,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後要“縮水”七倍。

就拿最普通的感冒來說,父母在老家時習慣了去藥店花十幾元買盒抗生素吃一吃就完事了,但在美國你想要抗生素需要有醫生的處方,而要拿到處方必須要去醫院、要去醫院就要提前預約,一通費時費力的操作下來,最後可能就是醫生給你開張抗生素的處方。但賬單上可不是十幾元人民幣就能搞定的,即使有保險,你自己支付的金額也遠超十幾元。




《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劇照

就診流程、就醫方式和醫保體系都是父母陌生的領域,又因為語言障礙沒辦法和醫生直接溝通,需要依靠子女,真正的花大價錢、辦小事,最後還要“仰人鼻息”。即使性格豪爽、適應性強的老人,碰到這樣的處境,恐怕也只願意暫住、不想永居。

不是老人不行,即使像張愛玲這樣受過高等教育、走南闖北見過了世面的才女,在“挪根”移居到紐約伊始,也有這樣的感受:“在上船那天,直到最後一刹那我並沒有覺得難過,只覺得忙亂和抱歉。直到你們一轉背走了的時候,才突然好像轟然一聲天塌下來一樣,腦子還是很冷靜和超脫,但是喉嚨堵住了,眼淚流個不停。”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